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金山侃史—— 曹操篇《阿瞒出道》四十一、生死莫测

(2006-11-03 09:15:43)
标签:

文化.文学.历史

分类: 侃史之《曹操 阿瞒出道》

  四十一、生死莫测
   中牟县城门。
   有墙方能称城,有城必有城门。没有门的墙叫烟囱。
  
   老孙腾出笔来再扯点废话:
  人类最早的门应该是能搬得动的大石块,类人猿为了防备比自己强壮的动物,用来堵住自己住的山洞口,实在是无奈之举;但却可以推理出是先有的门,后发明的房子。
  
  随着人们越来越聪明,把门既固定又活动的安装到了墙上,于是,屋门出现了、城门出现了;接着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官出现了,罪犯也出现了,官与罪犯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起钻进我们这个世界的,所以牢门也出现了,后门也出现了。
  
  人类社会进步到今天,门已经繁衍出了另外的涵义:海关称国门,托人办事称走门子,家教严的谓门风好,男女结亲要讲门第,察言观色要看门道,揭露了见不得人的事也被冠以门字,水门事件开了门字滥用的先河。
  
  前时,老孙客串了几天联友,对了别人出的一副门联,不是往大门两边贴的意思,是那人出的上联竟有二十四个门字,不妨将此上联及老孙对的下联抄在这里,供朋友们玩味:
  
   上联:
   屋皆有门,出入必由,
   深情者以心为媒,上下探求,得门之真美熏陶;
   冷竣者以智为介,内外把玩,得门之哲理启迪,
   天门佛门鬼门,门之玄妙,不可言传,
   国门城门家门,门之精奥,雅俗齐驱,
   神门合一,门神相融,
   人文精神蕴于门中,艺术审美发乎门外,
   帝王之门、官宦之门、大宅之门、陋室之门,
   门之品质,随历史延绵而传承,
   客厅之门、卧室之门、厨房之门、卫浴之门,
   门之博大,于繁盛品类中升华。
  
   老孙所对之下联:
  
   人岂少德?古今须知,
   高位者以权弄柄,黑白颠倒,失德则身如累卵;
   苦作者劳力费心,朝夕难保,有德则心身俱安,
   君德臣德民德,德传万世,济吾华夏,
   圣德师德生德,德贯千载 润吾神州,
   才德兼备,德才辉映,
   自强不息敛于德己,睦邻相处宣以德人,
   高山之德、江海之德、金石之德、草木之德,
   德之博广,法万物为我而所用,
   伟人之德.工农之德.、父母之德、师长之德 ,
   德之精髓,待后辈接传而绵长。
  
   不闲白话了,继续我刚说到的中牟县城门。
  
  天未到卯时,本应城门禁闭,不知为什么竟有人这么早就出城。曹操孤人单马,见城门已开,便不及多想,牵马就要进城。谁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早起出城的恰就是专出城去捉拿曹操的。
  
  因为前天县令接到上边转来的通缉文书,要各郡县全力擒拿朝廷要犯曹操,官捉住了升官,民捉住了赏文凭——孝廉,当兵的捉住了可以不让你当兵——免役。
  
  从昨天刑步班头便在全县张挂海捕榜文,一个亭长早起就带了差役下乡巡捕,顺便也能让乡民孝敬点外快,不掏钱?揪到收容救助站来呀,那地方就是给你们这些农民预备的,到时候你出的血更多,碰上女的更妙,可以分批卖给夜总会去做小姐呀,既解决了你们的就业问题,哥们也发了财,两全其美。
  
  该哥们走运,开城门就碰上个疑犯,看年龄特征差不多,只不过情报上说,那曹操同行数人,这是个单身,有点对不上。也怪上边不传真张照片来,光附来一个包袱皮,画了个人头,画的还不错,看着男女老少都象这布上的人,活该咱发财。
  
   先唬唬他:“姓曹的!哪里走!”
  
   “哪位姓曹呀?”曹操何等人?还能让几个小衙役唬住。
  
   “不姓曹你姓什么?我说你姓曹你就得姓曹!先把他收容了再说”。亭长一声令下,差役们不由分说给曹操上了绳。
  
   中牟县大堂。
  
   “堂下何人?”是县令在给嫌疑犯验明正身。
  
   “小民复姓夏侯,单名一个瞒字。”曹操倒行不改名,暂归原姓。
  
  堂上的县令仔细端详着曹操,对比着公案上通缉榜文里的人头画像,有些拿不准。
  
  旁边站立的一个功曹走上前来与县令耳语了几句,县令点了点头。
  
   “你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氏,现任京师骠骑校尉,用不着狡辩了,本县这儿有人认识你。”
  
  得,连老根都让人给刨出来了,就差说出乳名吉利了,那还有啥说的?曹操干脆来了个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此闭口一言不发。心想,你没口供,看你怎么定我的罪?
  
  曹操你错了,新刑法早已修改了,重证据不重口供,只要证据链形成,没有口供一样定罪判刑的。
  
  大概东汉的中牟县还没接触到新刑法,那县令倒也没有充忙的认定人犯,只是吩咐把曹操临时拘留,退堂时曹操狠狠的盯了那功曹一眼:“这小子?啥时认识得我的”?
  
   深夜,曹操被提到后堂夜审。
  
   这下弄得曹操狐疑不定,莫不是遇上了仇人?想趁夜害我?
  
  进得后堂,却见那功曹也在,曹操还是用上了白天在大堂上的老办法,紧闭双唇装哑吧,也只能如此了,坦白莫非还真能从宽?
  
  却没想那功曹走上前来先把曹操的刑具给卸了,然后同着县令一起向曹操深深做了一揖。
  
  莫不是诈口供的伎俩?曹阿瞒生性多疑,装着不知所措,急忙还礼。
  
   “明公勿疑,适才听得功曹讲起曹明公破黄巾、诛劣强、贬贪吏、逆奸雄之故事,好生仰慕,某虽百里小令,却也知功曹苦心,天下方乱,正须英雄救民,岂能让栋梁折于中牟”?
  
   原来如此,吉人自有天象,又是一个天不灭曹!
  
  曹操死里逃生,直如同上了一遭阎王殿又被赶了出来,中牟县之旅,当真是进了一回鬼门关,当夜告别了深明大义的中牟县令与功曹,直奔陈留而去,但愿这次奔的是生门。
  只是吕伯奢一家男女的身影在心中挥之不去,真是想起来就脑门疼!
  
  莫非曹操的头疼病根就是在那时落下的?那一年,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请看下篇:四十二、倡义举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