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文学.历史 |
分类: 侃史之《曹操 阿瞒出道》 |
二十二、进退得失
千万别被古今那些所谓清高之士给忽悠了,那是表演给群猴们看的,骨头里都惦着当猴王呢。这点上人猴一理,没啥不同。
老孙认为,令人、猴们如此着迷做官的根本原因倒不是前面说的那几项优先权,应该是人、猴共有的对优势意识的迷恋,这是人人、猴猴都经不住的诱惑。
没人能例外,除非这个人是个胎里带的奴才骨头,或得了受虐狂类精神病。就连狂傲千古的诗仙李白也没跳出这个怪圈,在他接到让他赴朝廷做官的通知时,诗仙诗兴大发: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篙人!”
得意之情意于言表,名句流传至今。
一旦当上了猴王,就算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人、猴都没见过主动回头的,也不能回头,首先他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尤其是政府官员,做惯了极易成瘾,在位时众星捧月,风光无限;下台后门可罗雀,冷落无尽。不知个别老先生们是否有此体会?老孙不敢替你妄言。反正曹操是切身领教了一回,济南辞官,孤身回京,就连上任时带去的两名亲随都没同进退,不过他们一再向曹操表态:
“我们一定安心做好现在的革命工作,按国相的既定方针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永远沿着国相制定的革命路线前进!”
也难怪,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重,有谁愿意主动砸掉已经到手的铁饭碗?
这使曹操在感叹世态炎凉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建立一支自己的基本队伍的必要性。
至于坚辞东郡太守不做,曹操也绝不是当官当腻了,放着太守不干,莫非还想做皇帝不成?不敢说,就是想也不敢说,主要是听了老孙讲的猴王的故事,一语惊醒梦中人,没做上猴王之前便作好被轰下台的准备,在老家垒好个窝,也免得到时成为丧家之猴。
再者就是做了几天丘八,上瘾了,那多痛快?一呼千喏,人头可以当球踢,相较之下,那几个月的济南国相就显得窝囊点了,与其就任东郡太守,还不如在济南凑合下去呢。
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现在曹操得罪的已经不单是一个宦官蹇硕了,参奏济南国八名县令,其实是与整个宦官群体较上了劲儿,现在都已封候的宦官们已经公开了他们就是济南国所有县令的后台,与这群心理变态的阴阳人为敌,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他们的背后是皇帝,就算是大司农老爸也保不了自己,还兴许连累父母,殃及家小。
除非象大将军何进一样,枪杆子在手,否则只要身在官场,就永远不会有安全感。
后来的魏王曹操这样为自己的辞官归田行文解释: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是啊,东汉朝廷明文规定:年未满四十,不得举孝廉。曹操二十岁得举孝廉,本来就赚了二十年的时间,怕尔阉竖何来?——反正祖父曹腾早已归天,骂几句阉竖也不相干——走,回老家,暂时惹不起就暂时躲着,咱跟你们比寿命,谁活得长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请看下篇:二十三、潜龙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