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初任国相(3)
大堂上下,一片欢腾雀跃。曹操两手稍按,止住大家激动的情绪,继续陈述午餐方略:
“吾等既食君禄,当忠君之事,既为百姓父母,当与百姓同乐,今天本相购得府衙四周百姓之家常所食,与诸位大人共享。”
县太爷们一时还没回过味来,心说反正是吃的国家的,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管他啥饭呢,先不掏腰包混个肚圆再说。
曹操两掌相击,堂下相府差役闻声送上饭来,十几个差役每人一方木托盘,上面大概为了讲究卫生,盖了与黄巾军头顶的一样的黄巾,令人不禁怀疑这每个托盘上面摆放的莫不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十位县官中的聪明之人隐隐感到事情有些不妙,暗恨自己怎么忘记了那句名言:“天底下从没有免费的午餐!”
曹操热情如故:“新人新事新风尚,本相初来乍到,当算新人,所以应开新蔚先河,咱们今天就摆一个革命化的接风宴,今天的午饭济南国百姓想进而无钱购得,有此物充饥也不至于饿殍遍地,与之相比,吾等幸甚!”
挥手之间,差役扯去蒙遮食物的防尘黄巾,一股酸馊之气立时溢满大堂,众县令屏住呼吸往托盘之上看去,一个个不禁几欲作呕:每托盘之上,放一个人头大小的黑绿菜团,也不知是什么野菜或树叶做的,又难猜用何物把它们粘在了一块,只是隐隐嗅到一股酸苦之气。这怎能是人吃的东西?
曹操却有一股狠劲,率先取过自己面前的菜团,进餐前还没忘了向客人热情劝饭:“这是政治任务!忠不忠,看行动,是考验诸位大人与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的试金石,请,午餐过后,继续开会,我们一定会把这次载入历史的会议开成一个革命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一个胜利的大会!”
说罢即把手里的菜团向口内送去,大嘴小口,眼见菜团变小,竟然吃的津津有味!县太爷们目惊口呆,犯了大难:
不吃吧,曹国相以身作则,带头进餐,那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我能吃你不能吃?学着曹操的样子吃吧,这东西闻着就想吐,入口怎下咽?
谁敢不吃?曹操已把吃这菜团提到了革命的高度,这年头有谁经得住上纲上线?性命要紧,狠心吃吧!哇呀!比受刑被灌辣椒水还要难受万分,是苦?是咸?是涩?是馊?是酸?仰或是五味具全!咽喉不由己,偏不往下咽,胃里一阵痉挛,酸水直欲向外翻!真想哭出来:“苦啊……”
问题是脸上还不能显出一丝痛苦状,还要象曹国相一样,进得那么香,吃得那么甜!难煞俺也!这是革命与不革命的分水岭,是有关路线觉悟的大问题,吃下去!拼了吧!曹操啊,你还不如痛痛快快的一刀杀了俺!
就在县太爷们五脏翻滚,满面虔诚,喉如过刀,品咂香甜之即,曹操的馊菜团已被他狼吞虎咽、风扫残云般吃得一干二净,口内还咂咂直响,好似意犹未足。
“本相给这顿革命化的接风宴起了个革命化的名字,叫忆苦思甜饭!”掌声四起,异常热烈,只是都是在大堂上下侍侯的差役们拍的,县太爷们正表现的吃得香甜无比,满头大汗,顾不得了。
原来这忆苦饭的名字是曹丞相给起的,算得上渊源流长。
好不容易,真正的好不容易,众官员进餐完毕,一个个抢着去洗手间方便,至于是哪头拉老孙我没亲眼目睹,不好胡猜,曹操也显示了宰相肚里能撑船,没有过于追究。
“拾掇了餐具,接着开会。”曹国相发了令,差役们捂着鼻子清理满地的菜团渣,将托盘撤下,一个好奇的差役在拿走曹国相的托盘时看见托盘上沾了颗豆粒大的菜团渣,悄悄的放在了舌尖,想体验一下大人怎么受得了这份罪的,突然楞住了:甜的!哦——曹国相的菜团是蜂蜜做的?禁声!烂在肚里,打死也不能说出去的。
下午的会议上,大家实在没力气发言了,曹操做总结报告:
“今天的会议开的很成功,大家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希望同志们今后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作风,民主完了,还是要集中的么,本着下级服从上级的民主精神,现在决议如下,注意,决议形成以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如有违反,执行纪律!”
不用解释,大家都是官场老油条,都明白执行纪律就是砍头的意思。
决议早就写好在丝绢上了,县太爷们打开一看,全晕了。
还是曹操在上午开场白时说的那几句话:
“本相严喻,立即拆除所有城阳景王祠庙,禁止私成庙会,撤除济南国境内所有收钱路卡,之前所搜刮的所有不当之铜银阿物,以今日之前一年为界,造册补实解入国库,违令者本相必当以黄巾同谋论处,先斩后奏,力斩不赦!”
(请看下篇:二十一、宦海莫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