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与惊喜相伴的德国、奥地利自由行(二)

标签:
海德堡城堡哲学家小径管风琴游船爱之石 |
分类: 行走中 |




海德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统和现代混合体。那里不仅有着引以为荣的中世纪城堡,还拥有欧洲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一的海德堡大学。它是浪漫德国的缩影,曲折而幽静的小巷沟通着古堡和小河,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游客中心买海德堡卡的时候,拿了一张中文版的《海德堡导览(附城市地图)》,足以见得这是一个旅游城市。但在半个月的旅行中,仅在海德堡城堡上遇到一个中国旅游团队,和口罩问题前相比,差别很大,倒是见到不少欧美老年人旅游团。
海德堡位于莱因河支流内卡尔河畔,从18世纪开始,歌德、肖邦等许多诗人及艺术家都曾造访此地,并且创作出了歌颂这座城市的作品。走进海德堡的游人,无不被它既古老又年轻的浪漫气息深深吸引,也就有了这是一座“偷心”的城市的说法。
自6年前来到访后,我真的爱上了这座名声不大,却历史悠久的古城,心被悄悄偷走,也就有了这次的二刷。
到海德堡的次日,天气晴朗,但温度很低。我们先是拜访名气挺大的圣*灵*教*堂,刚开门的教*堂异常安静。就在我们慢慢参观教*堂时,突然管风琴那气势雄伟的声音响起,我们循声来到管风琴附近,静静地聆听。到欧洲旅行很多次,第一次认真打量和聆听管风琴演奏,以前只知道管风琴是世界上最大的乐器,也是最复杂的乐器之一。近距离观察才发现,管风琴的键盘不仅有手键盘,还有脚键盘,手键盘的左侧还有几排音栓。
我们这次慢游,若干次与管风琴相遇,见识了大大小小的管风琴。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它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其成为教*堂礼拜仪式中的重要乐器,也成为了教*堂建筑的一部分。这是此行的一大亮点,一次次聆听音量宏大,音色饱满的音乐,仿佛受了洗*礼。
而后,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乘坐缆索登山火车,几分钟便抵达海德堡城堡。上次来遇到下小雨,匆匆一瞥烟雨朦胧中的老城和城堡。
城堡并不高,但足以将内卡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因为有阳光的加持和蓝天白云的衬托,站在露台眺望老城区,红顶绿树间,教*堂的尖顶非常醒目,不仅赏心悦目,还有一种非常浪漫的感觉,尤其是整点时,教*堂钟声想起,将人带入遥远的遐想中。
视线收回来,城堡坐落在内卡河畔的王座山上,是一座红褐色古堡,为古代帝*宫的遗址。建于13世纪,并不断得到扩建,因而可以看到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如今虽有残破,有些已成废墟,但依然不失王者之气,呈现着一种沧桑美。那巍然屹立的石墙石窗,依然非常精美,让人想起它昔日的辉煌。
城堡也有一些房子尚好。城堡地下的大葡萄酒桶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给人很强的震撼力。游客可以登上酒桶,还可以在那里饮葡萄酒。城堡内还有德国药房博物馆,介绍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药物历史。这是我们上次没有参观的两个博物馆,还是很惊艳。
城堡很大,瞬间脑补昔日的城堡是何等气派华贵、坚固。很难想像,当年的工匠在没有机械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建造出几层楼的房子,雕凿出精美的外墙装饰和门窗。徜徉古老的城堡,令人思绪万千。
从城堡下来后,太阳开始捉迷藏,寒风阵阵中,我们来到集市广场。这天是周六,不像其它欧洲小城那样,有各种卖鲜花和自制奶制品、甜品的各种摊位。只有一个老人摆了一个摊位,卖些普通的蔬菜水果,我们买了新鲜的水果。
广场同时有两对新人各自摆了一个礼宾台,新人身着婚纱,不知是订婚还是庆婚仪式。身着婚纱和西装的主人,和来宾一一拥抱,包括小朋友,感觉非常温馨。我举起相机,记录这一刻的美好,这种温馨的场感染到了我。
冷得不行的我们,不想吃白人饭,又去了昨日光顾过的那家中餐厅,想吃碗热乎乎的面。到店一看,两碗面的价格与点两个菜吃米饭的价格差不多。于是,改吃米饭。
吃完饭,我们慢慢踱到上次我们来过的打卡地-----海德堡学生监狱,走到这里,我才想起,这里有一个学生食堂,对外服务。推门而入,宽敞的食堂热气腾腾,食品非常便宜。而第二天是周日,食堂不开门,完美错过一次接地气的用餐机会。
在时阴时晴中,我们决定船游览内卡河。上船后,每人在几排大大的冰柜里选取自己要享用的啤酒或饮料。两岸古老的建筑和新式建筑,以一种相互融合的方式,镶嵌在起伏的小山坡上,海德堡的柔美从眼前掠过。
河里有不少年轻人玩划舢板和小帆船,还有一些游艇停泊在岸边。100多米宽的内卡河上,水上运动和游船,有序的运行着。每次到欧洲旅行很感慨的一件事,不少城市的河流并不宽,却利用得非常好,让城市灵动起来。
哲学家小径为欧洲最美的高地漫步路线之一。这个位于圣山向阳坡的著名散步小径已经启发了无数学者的灵感。来到老桥的北边,便看到了哲学家小径入口。沿着藤蔓爬上石墙的蜿蜒小路往上行,路慢慢变宽,视线越来越好,城堡、老城、内卡河,以另外一种美展现眼前。
虽然我们早已没有工作和过多家务的羁绊,也算自由自在了。但毕竟是一个社会人,多少会受周遭影响,尤其是来自网络碎片信息的影响,也需日日操心买菜做饭和做清洁。走出来,远离生活中的匆忙症,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松驰感被拉满,完全沉浸在赏景和内心的感知感悟,忘记尘世纷繁,手机都难得看一眼,身心自由的感觉真好。
回顾这次的慢旅行,有些遗憾是因为考虑不周、安排不当所致,而跟着感觉走的旅行,也让人回味无穷,要的就是一个在路上的感觉。
在老桥北岸附近,看到了海德堡爱之石,上面挂了许多爱之锁。我们在拍爱之石时,正好一位女工作人员在检查有无不安全之处。她非常热心地要为我们这两个老外拍照,于是,我们留下几张笑得很灿烂的照片,亦留下美好的记忆。
踱上老桥,趁着太阳钻出云层的那一刻,不爱拍照的我,还是忍不住各种摆POSE,在海德堡被偷走的心,妥妥地给找了回来。从此,我记住的是浪漫的海德堡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顶着寒风,穿过豪普特大街,钻进一个小巷,找到一家吃日本拉面的餐馆。推开门,一股热腾腾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这个食客不少。一碗拉面下肚,周身顿时暖和了。
因为是周日,除了餐饮场所营业外,其余所有的商场都关门。在露天晒太阳喝咖啡也挺好,但秋风凌厉,我们扛不住。我们没有目的地的在老城的各条小街小巷闲逛,时常不期而遇一个个美丽的转角。
转悠到海德堡大学校区附近,没进到图书馆,却邂逅海德堡最古老的教*堂——圣*彼*得*教*堂。门是关着的,我们就在外面拍照,后来见有年轻人推门而入,我们也推开厚厚的木门,见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那里搞活动。怕影响别人,我们又悄悄退出。后来才知道,圣*彼*得*教*堂早已划归海德堡大学,成为了大学的教*堂。
那一片区,是海德堡大学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学生很多,街上充满了青春的气息。虽然国外的大学校园大都是开放式的,但第一次看到海德堡大学是零零散散的穿插于整个海德堡城区,完全与城市相融。我想,这与海德堡大学建校很早有关吧。
据查,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早在16世纪,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如今的海德堡声望不减当年,至1969年,海德堡大学的科系发展为16个。由于城内15人口为学生,海德堡是全德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
在海德堡大学的大学广场附近,有如神的引领,让我们走进外墙为红褐色的耶*稣*会教*堂,如今是海德堡非常重要的天*主*教*堂。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整体为白色风格的建筑,是我喜欢的风格。我们坐下来欣赏着这座算不上华丽,却给人典雅、大气、宁静的教*堂。
突然,看见教*堂右侧的白色管风琴门被一个西装革履的先生打开,他开始调音、演奏,管风琴那音量宏大,音色饱满的音乐声在教*堂响起。教*堂里人不多,我们得以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演奏者手抚键盘和脚踩键盘的演奏,这位头发花白的先生,演奏时的专注和潇洒,真是帅呆了。我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十多分钟后,这位先生关上白色管风琴门,来到教*堂二楼,管风琴的浑厚的乐声再次响起,演奏时发出的音响更加宏大壮阔,吸引着教*堂里的每一个人。大家驻足聆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刻的美好。而我,也有像是受了一次洗*礼的感觉。
至此,我们在海德堡为期3天的旅行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