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云南之旅上半场——访古寻幽

标签:
谷宇村云南驿镇南诏铁柱庙巍山古城东莲花村 |
分类: 行走中 |
自2012年雅西高速开通后,每个春节我们基本都会走这条高速路去找太阳,翻过泥巴山,太阳一定在山那边等着我们。我们更多的是去云南旅行,那里的山水风情、古镇人文,感觉实在是看不完游不完。所以,虽然去云南旅行不计其数,依然还是让我们还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去。
想起第一次去云南昆明旅行,已是30 年前的春节。比较保守的俺家领导,那时很不接受春节外出旅行,于是,我和老同学带着各自的女儿去昆明旅行一周。我们很想去民族风浓郁的大理看看,但那时交通极不方便,只好作罢。
今年的春节,我们开启了龙年第一游,初五踏上了去云南的路。在做路书时,俺家领导的重点一定是有人文有历史的地方。喜好探秘的好奇心,让他一次次驾车走向神秘未知的古道古村落。我呢,晒晒太阳就好。但我们还是达成共识,旅行的上半场,我跟随他探古寻幽,下半场,我们则游玩若干次路过的大理。
上半场的旅行,我除了做行路和住宿的攻略,古镇古村我就没做功课。
我们探访的第一站是丽江市永胜县的中国传统村落谷宇村。这是一个完全没有经过打造的传统村庄。走进谷宇村,瞬间就能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气质。这里的古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保存较好。青砖、青瓦、土木结构的老宅布满村落,斑驳的墙面映出了岁月沧桑……
村内有几幢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经主人同意,我们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院子,见到了雕刻精美的各种门窗格扇。
离开谷宇村,我们便进入大理的地界探访。按计划,游览了云南驿古镇后,当天应该住祥云县。但是,当我们初五出发后订大理市的祥云县和巍山县的酒店时,发现价格已较前两天翻了一番,心里很有些后悔没有早一点订房。后来我才发现,因为这两个小县城都通动车,所以很多去大理旅行的人,也顺便来此打卡。
我决定改一下思路,在云南驿古镇附近找客栈。事实证明,这一决定很英明,我们在离古镇七八公里的地方下榻,让我们能在一早一晚、人少、光线好的时光游览拍照,感觉非常好。
这个在云南省行政地图上没有标注,大理市行政地图上也难觅踪影的古镇,在两千年前,它却是云南省的全部,云南省名便缘于此镇。
在古代的西南边陲,这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是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的云南县治驻地。
云南驿镇的东头入口处,矗立着一座飞檐翘角、古风盎然的牌坊,正面的匾额为“云南驿”,背面的匾额为“茶马古道”。这牌坊为近些年的建筑,或许令游人短暂失望。然而,穿牌坊而过的那条沧桑的古驿道,在一瞬间会令游人的思绪在期盼中蔓延。
傍晚时分,人潮退去,斑驳的阳光,洒在幽静古镇的建筑和石板路上......
一条经过千年人足马蹄打磨、泛着幽幽蓝光的石板道,静静地在穿镇而过的狭长街道上蜿蜒。鳞次栉比的白族与汉族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民居,多为临街商铺与后院客栈组合,“一门一窗一铺台”格局,二层楼重檐小青瓦硬山顶木结构。
走在光溜溜的石板道上,云南驿镇当年遍布客栈、马店、商铺、茶馆、酒肆、当铺的盛景,仿佛在向人们走来……
探秘的第三站,是位于弥渡县城6公里的南诏铁柱庙。
唐宋时期,地处云南高原西部的弥渡县,有着“六诏咽喉”之称。南诏强盛以后,南诏王阁罗凤在这里新筑了城池,以安顿他的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兄弟。此后,这里也逐渐成为南诏官员的庄园所在地。
南诏铁柱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祭物举世无双,它的渊源至今成谜,它的内涵耐人寻味。铁柱庙里那一根巨大的铁柱,如同孙悟空的金箍棒仿佛真实存在。不过,它却是南诏国文化和精神上的国之重器。
葱郁的古木掩映下的铁柱庙,首先以仿唐式牌楼、朱红色三开大门映入我的眼帘。大门门额上,是费孝通先生所题写的“南诏铁柱” 横匾。
铁柱庙里这根巨大的铁柱,是南诏国文化和精神上的国之重器
走院内,我被院子里盛开的玉兰花所吸引。因为才是正月初七,在四川还是妥妥的冬日,而阳光充足的的大理,却是玉兰花盛开,因而我不停地拍照。但此刻太阳当空照,实在不是一个拍片的好时间。
前一阵,我家小区里的玉兰花开得正好,我寻思着哪天有太阳,我来好好拍拍。孰料,一周后,一树玉兰花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星落棋布的绿叶。这时我才明白 ,玉兰树和别的树不一样,它是先开花后长叶,花期也比较短。所以,遇见也是缘份。
离开铁住庙,我们来到有古风古韵又有很多美食的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地处云南西部哀牢山麓,是一座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始建于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为砖城,如今风貌依然。
以上两图是巍山古城主要建筑之一的拱辰门的正面和背面
入住古城附近的酒店,稍事休息,便踱到古城。古城游人如织,美食多多,领导看见他喜欢的乳扇、现做现卖的蒸米糕,一一品尝。依以往春节旅行的经验,我们还是先找一家当地菜馆把晚饭解决了,以免没餐可吃。坐在小板凳上吃着当地美食,喝着大理啤酒,也是一番别样风情。
次日清晨,我们又去逛古城,我们可以从容的欣赏和拍照。巍山古城内街道以城楼为中心,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城内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
品尝了当地名小吃----粑肉耳丝,味道的确有别于在云南其它地方吃的耳丝,每一份还配有几样开味菜,价格很亲民。
而后,我们来到巍山文庙,再次感受到巍山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巍山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火灾后又重建,于清朝扩建,占地万余平方米。这是我们所见过的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文庙。现在被列为省文保单位。
我依然被园中的紫色和白色玉兰花所吸引,一阵咔嚓,虽然没有拍到很满意的照片,过程还是十分愉快。
离开巍山古城,我们驶向巍山县东北部的永建镇东莲花村,是上半场旅行的最后一站。
东莲花村令人叹为观止的众多精美老建筑,浓缩着曾经马帮云集、商贾兴旺的历史。豪华的马氏家族大院的角楼、照壁,仍折射着昔日辉煌的余晖。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当地人称作马家大院的马如骥旧居,便是东莲花中的典范。
参观马如骥旧居和隔壁的博物馆,共收门票20元。走进这座大门造型兼具中西之风的旧居,便被它精美的建筑深深吸引。
马如骥旧居布局严谨,防御舒与适兼备,建筑工艺精湛,雕刻、彩画题材丰富,构思精巧。整个建筑群主要由三个主体建筑组成,院落布局方正,上下两层重檐延伸,楼上楼下回廊盘旋。尤其是连接南北两院的三重檐碉楼,每层的门窗都是能工巧匠精雕细刻的杰作,窗户多,且多为架花花窗,形状纹式各不相同,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