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2023-04-28 21:53:06)
标签:

中山陵

百岁玉兰花树

美龄宫

牛首山

博友相见

杂谈

分类: 行走中

这次的江南行,我给南京分配了5天4晚。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阳春三月,南京中山陵的玉兰花绽放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中西合璧的美龄宫,古典秀美

 

20年前,我曾和女儿来南京旅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便一直想着要再游这个曾经的六朝古都

这些年对南京关注得越来越多,一是很喜欢南京博友华(见我的博文《有幸与你们相遇,真好!》里面有写和华的故事),华在博文中有很多南京古建筑与花的摄影作品,是我非常喜欢和欣赏的佳作,看多了,我便想在春天一睹美丽的南京。由此,我也基本确定了自己今后的摄影重点之一,拍花与建筑。南京有太多历史遗迹,值得慢慢去看慢慢去品。

二是近年来,我一直在追听江苏省广电总台主持人言亮与其知识合伙人陈钢教授、惠天博士、张宁博士、王强导演等,在喜马拉雅录制的《人文通识》节目,以及言亮、惠天解读的畅销书《世界史三部曲》《中世纪三部曲》等节目。这些知识合伙人,要么是南京人,要么是在南京工作,在节目中,他们总是时不时地讲到有关南京的很多信息,诸如城市建设、历史文化、旅游交通等等,有很强的带入感。因而,我想来亲身感受一下南京氛围。

说实在的,我正如言亮他们在节目中所言“让你像追剧一样追历史!”这种精神食粮,让听众在获取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内心变得更加平和而笃定。非常喜欢这几个不时插上几句南京方言的年轻有为的文化传播者。从节目里,我知道了他们的工作室就在南京博物院附近的中山坊,好想去那里看看,最好能邂逅。

话说从杭州到南京那天,是个阴天,且是周六。这次出来才知道,旅游城市的周末,房价肯定涨。细雨中,在夫子庙附近逛了一圈,因为游人多,天气又不好,游兴大打折扣,只品尝了一些美食就打道回府。

周日也是一个阴天,去南京博物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没有约到票,只好约中山陵的票。

不知这天因为是周日还是每天就有这么多人前来拜谒中山陵,进门验票时,人那个多啊,真有些吓着我了。上次是在暑假来的,人非常少,却因为酷热难耐,游览得有此匆忙,所以要来二刷。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中山陵游人虽然很多,但依然可以好好欣赏路两边的雪松


走过博爱坊,雪松紧紧地护卫在中道两侧,显得高洁峻拔,气势雄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由得产生一种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

中山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中山陵建筑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天气晴朗了,站在中山陵最高处的平台晀望,蓝色的琉璃瓦泛着光


当我走进中山陵园区的花园时,满园的玉兰花开得正好,天空也开始慢慢亮堂。我见过很多玉兰花树开花,但没见过百岁以上的玉兰花树,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玉兰花与蓝色琉璃瓦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百岁玉兰花树,让人大开眼界


园内的红色玉兰花多于白色的玉兰花。中山陵祭堂建筑离得较远,我很努力地想将祭堂蓝色琉璃瓦与盛开的玉兰花同框拍下来,有些难度。回看照片,感觉自己还是不够气定神闲地观察,否则能够拍出更加漂亮的古树与花、古建筑与花的照片。慢慢学习吧!

见中山陵音乐台的游人非常之多,我没进去,而是步行到美龄宫。走上陵园路,游客不多,明丽的太阳投向大地,路两旁高大的法梧桐树,虽然3月中旬叶子尚未长出来,但苍劲地树干有直插云天的感觉,高高的向上伸展,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陵园路上的法国梧桐树,看着很亲切


后来在南京的几天,看到很多这样的梧桐树,我总是忍不住拍两张照片。这些梧桐树让我有一种怀旧感和亲切感。记得小时候,每每外出必经的一条大街上,路两旁就有很多梧桐树。夏天,刺目的阳光被梧桐树挡住,在树荫下行走,又舒爽又有夏日的欢乐,好美妙。后来城市扩建,成都的梧桐树已不多见,如此高大的梧桐树就更难见到了。

上次来南京,美龄宫还没对外开放。美龄宫正式名称为原国民政府旧址、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建于1931年,1934年竣工。官邸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古典的歇山式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瓦,挑角飞檐,雕梁画栋,古典秀美,庄重现代,堪称中西合璧的完美典范。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宫殿式建筑的美龄宫,堪称中西合璧的完美典范

 

春天里的美龄宫,很美,院子里有花、有高高向上的梧桐树,太阳投射在建筑上,就像油画一般美丽。我在椅子上坐了很久,享受那一刻的美好。

美龄宫内部使用拼花马赛克、彩色水磨石装饰。墙面和门窗采用现代结构形式,尤其是大面积的竖条形落地式钢门钢窗,在引进充沛光线的同时,也注入了西洋韵味。

展场有些珍贵的照片,还有许多宋美龄的画作,不仅有花鸟,还有一些颇有气势的高山大川画作。宋美龄不愧是有貌有才的绝代佳人。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二楼大厅,如许多博物馆一样,辟有一隅供游人喝咖啡,我正好歇歇脚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出门前又在院子里转悠,蹭拍美女。感觉当代美女和这环境也极为协调

 

到南京,非常想见博友华。但我一直有些犹豫,因为那段时间正在流行甲流,很怕最近到处跑的我,一不小心中招而牵连了华。忐忑中,到南京的第二天晚上,我才联系了华。华嗔怪我怎么不早一点告诉她。

我因为已买了次日到牛首山景区的门票,于是,我和华相约地铁站见面,然后同游牛首山。在嘈杂的张府园地铁站,我们默契地伸出了手。真好,神交几年的博友终于见面!

说来也真是神奇,第一次见面的我们,竟有老朋友般地熟络,也许正因为我们在博园都是用文字真诚地表达自己,相互也通过文字懂得彼此。再次应了那句话: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会更有感觉!

现实中的华,职业是大学数学老师,退休后还是一位老年大学的舞蹈课老师,因而,华也是我的刘老师。我们在一起的两天中,我就跟着刘老师学摄影学摆POSE,在她面前,我真的是一个小学生。

牛首山景区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牛首山是中国禅宗支脉牛头禅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多元文化在此融合,深厚的佛禅渊源为牛首山的山水添彩、为塔寺增光。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牛首山景区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主要景点有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我们像大部份游客一样,坐景交车坐自动扶梯,直奔美轮美奂的佛顶宫。

关于牛首山景区的前世今生,我的笔力无法全然表达,现借用牛首山景区官网资料,了解景区一二:

2010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遗址公园里建地宫安奉佛顶骨舍利的意向。

20119月,江宁区政府完成了《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创意策划概念方案。到此,确定了佛顶骨舍利安奉的地点与方式。

201510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在南京牛首山隆重举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同期落成开园。”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华丽佛顶宫惊艳了游人


来到佛顶宫前面大大的广场,虽然见过不少这个被网友称作大榴莲广场的照片,亲临现场,还是被这个有佛顶宫、佛顶塔和水池的广场惊艳到了,直到游览完佛顶宫,我都 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年轻女孩,专门带了裙子来拍美照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走在佛顶宫的长廊,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在广场,我和刘老师相互拍照拍视频。在佛顶宫的外侧、过道上,刘老师给我拍了很多照片,我在她的镜头下,居然可以这么自信、自然,有一种深深地信任感。刘老师给我拍的这组照片,我太喜欢了,真有一种度假的感觉,笑得那么自然而开心。这组照片,我破例发了朋友圈,让我赚足了朋友们羡慕的眼球。

跟随刘老师走到一处能拍到佛顶宫的边缘和整个佛顶塔的地方。只见一女孩穿着吊带裙,赤脚站在佛顶宫门廊亮光处,反复做着前行姿势,而蹲在地下拍照的女孩,不停地说“有了有了”。看了透着青春气息女孩的照片,我也兴之所至,也要如此这般拍照。

感谢女孩们的热心为我指点动作,肩膀往后沉,头往天上顶,惦起脚尖欲往前行。如此这般,我在女孩、帅哥“有了有了”的喊声中,有了几张好似焕发了青春的照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好喜欢这两张将自己和佛顶宫、佛顶塔框在一起的照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拍照也是有难度滴


感谢女孩的指点、感谢刘老师的拍摄,拍下了那一刻我的快乐。如果不是旅行中,我不会这么大方的摆POSE。而同为旅行中人,大家都是抱着“开心就好”的心态。现在回想起拍照的那一刻,我依然喜不自胜。

告别年轻人,我和刘老师继续我们的参观。佛顶宫属于深坑建筑,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之所。其外部空间分为大穹顶、小穹顶和佛顶摩崖三大部分;内部空间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禅境大观内的释迦牟尼卧像


我们来到禅境大观参观。禅境大观内部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禅境大观里的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这里的氛围感绝了,身在其中,心也变得安静平和。

参观毕,我们穿上鞋套,坐手扶梯进入地宫参观舍利大殿,在空间上涵括了地宫第123层,内外又可分为千佛殿与万佛廊,向人们集中呈现了一个神秘、殊胜的佛国世界。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手扶电梯也如此精致


坐手扶电梯下到负5层。向下俯视手扶电梯,没想到连电梯也做得这么精致,加上灯光的效果,真的被惊艳到了!佛殿层位于负5层,距离地面约33米。

千佛殿高约28米,供奉了1343尊佛和菩萨。走进千佛殿,我再次被眼前美妙绝伦、雅致严谨、高端大气的场景所震撼。千佛殿以红色、黄色和暗金色为主色调,配上蓝色的穹顶,手机相机一拍,效果绝佳,不同的角度和光线,出来的色调不一样!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千佛殿将建筑、文化、科技、艺术、佛教完美融合,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殊胜的文化艺术殿堂


位于千佛殿中心位置的舍利大塔21余米,以锡青铜铸胎锻造,表面鎏金,集合了铜雕、錾刻、掐丝珐琅、宝石镶嵌等技艺,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金林带领400多名工艺美术师历时两年完成。大塔精美绝伦,是可以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

                     听从内心,独游江南(南京<上>篇)
                                          佛殿层每一处,都非常美丽


游览毕牛首山,刘老师准备午餐后陪我游览总统府。突然想起这天是周一,博物馆等等都休息。

我们一边吃一边如老朋友般无拘无束的说着彼此的情况。我们说摄影、说花草、说写字作文、说读书听书、说穿衣打扮。就像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好不快乐。

                (谢谢浏览,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