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行,红嘴鸥感动了我(上)

标签:
白雾村官渡古镇 |
分类: 行走中 |
每年春节,我们基本都是初五出发去云南旅行。一是我们太渴望阳光,二是彩云之南的旅行资源很丰富,三是基本算是错峰旅行。
今年的春节初五,我们的旅行线路2020春节拟定的昆明之旅。可在这三年间,原本要去探望的两位老人,已有一位走了。而这三年的路况也有了很大变化,高速路的快速发展,让旅行更加便捷,可以节约一至两天的旅途时间。但是,三年后的今天,出行的车辆激增,令人始料不及,旅行的体验感打了折扣。
)
白雾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早在西汉时期就是商业往来的要道驿站,明朝中后期东川府(府治会泽)铜矿的开发,带来了白雾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属会泽西部的商贸重镇,被誉为“万里京运第一站”。
走进雾霭中白雾村,在大大的自助停车场,只停了我们一辆车。我们慢慢穿行在白雾村的街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白雾村古建筑的透出的大美。古戏台布置在村落的中心位置,对面便是财神庙。财神庙古香古色,建筑保存完好。
当我们走到白雾街西段,来到天主教堂(圣若瑟教堂)。在这里看见教堂,多少还是让我们有些惊讶。大门紧闭,我们正从门缝往里瞧时,有一年轻人过来开门,让我们进去参观。
教堂为中西式建筑,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青瓦覆盖屋面,整体还是很协调。圣若瑟教堂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系意大利传教士出资主持建造。
当我们走到白雾街中段时,见三圣宫对面竟然有一座村博物馆,我们赶紧进去参观,展品还不少。待我们参观毕,博物馆的门又被关上了。
很喜欢三圣宫的建筑群,沿中轴线分别建有门楼、牌坊、魁星阁、大成殿等。整个建筑群体,疏密合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
白雾村保存得最好的民居,当属陈氏民居。民居共二进院落,内院正房建于石砌基台之上,正房穿斗式木构架。内院建筑从外观上看为一底一楼,实则是一底二楼,楼前檐设回廊串通。院内前檐回廊廊柱置鼓形、瓜形墨玉柱础10个,造型别致,楼层和底层均装有雕花格扇门,让人感受到一种大气和雅致。好喜欢这座民居。
逛完清静的白雾村,饭都没顾上吃,我们便急着往200多公里外的昆明而去,希望早点进城。谁知,返回昆明的滇A车,把个高速路塞得满满的。让3个小时的车程,变成了7个多小时。看来,今后我们得调整出行时间。
这次到昆明,不仅赶上了大堵车,也赶上了昆明的大降温。亲戚说,我们到的前一天他还在穿短袖,当天就换成了薄羽绒服。
30年前的春节,我是带着女儿和朋友及孩子在昆明过的年。那时,保守的俺家领导,怎么也不肯过年在外面玩。他也出差来过昆明。所以,我们这次也都算二刷。
如今,昆明的红嘴鸥名气极大,到了昆明,感觉的确是名不虚传。给红嘴鸥喂食似乎也成了昆明市民的习惯,亲戚家的孩子就津津乐道的说他前两天去翠湖公园喂红嘴鸥的趣事。
在继续低温中,我们来到翠湖公园看红嘴鸥。进得公园,湖边人不多,看得出有本地市民在给红嘴鸥喂鸥粮,红嘴鸥毫不客气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过来将食物叼走。
其时,已过10点,据说红嘴鸥已经吃饱了,所以它们更多的是玩耍嬉戏,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一会儿成群结队的朝一个方向飞,一会儿又你追我赶的朝另一个方向飞,还不时在水里叽叽喳喳地打闹,煞是热闹。
记得那年来昆明,好像翠湖公园也看到一些红嘴鸥,但数量很少。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到成百上千只红嘴鸥的群舞,我也很兴奋,拍红嘴鸥飞翔的雄姿、也拍安静地浮在水中的红嘴鸥。
这天虽然温度非常低,但我饶有兴致地想拍到红嘴鸥展翅飞翔那一刻的美感,看这些浮在水中小小的身子,如何使出浑身解数,顷刻间便张开有力的双翼,带动身体向上升腾。
但它们一点不能理会我的心情,要么安静地在水里慢慢地游弋,要么转瞬便飞上了天。一次次没有抓拍到那一精彩瞬间,我却不甘心地要继续等待、继续抓拍。
当天我发了一组红嘴鸥飞翔的朋友圈,一位摄友说“红嘴鸥看着大,非常不好拍,别问我怎么知道滴”。 这时,我才体会到“打鸟人”是多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