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川西追光逐影(下)

标签:
甲根坝日泽村姑弄村八郎生都村360度观景平台甲谷弄 |
分类: 行走中 |
话说那天在海拔3700米的驿站,因为有高压氧舱的疗休,保证了晚上的睡眠质量。
如今出门旅行,我大都起来得比较早。次日晨起,走到院子里,感觉一阵寒风刺骨。来到汽车旁边,发现每扇窗玻璃上都结满了冰花。我们试图用冷水浇上去化冰花,孰料,水一浇上窗玻璃,玻璃上立马结成了更厚的冰。
只见仪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负5度,坐在车里就像坐在冰箱里。驿站所在的位置,东面被高高的山岭所遮挡,太阳晒进来要些时候,我们开着车找太阳,我们要追光逐影。直到转过一个大弯,终于来到一块平坦之地,见到了明媚的阳光。我们赶紧停车,让人和车都晒晒。
清晨的藏居和彩林,是最为传神的。寻寻觅觅,借着光和影,拍下几张照片。虽然只拍了几张,还是很满足了,这些照片,是我心中觉得该有的模样。
早餐后,央措的哥哥开车带我们去驿站旁边那条没有人烟的小沟看彩林。顺着溪流往前开,林间的树木,黄绿相间,一簇簇的黄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再往里走,小路两旁和溪水边,一簇簇红色的野草出现在眼前,与绿色的山峰和黄叶相互媲美。
湛蓝的天空、青山与黄叶、热烈艳红的野草,这种难得一见的彩色,配上奔放的溪水,让人有了交响乐的既视感。不经意间,我们欣赏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彩林,如果用上帝视角看看,一定令人震撼。
老板告诉我们,离驿站几公里的一个山头,可以看到贡嘎雪山。有了在日头村的经验,我们知道,能看到贡嘎雪山的山头,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这样的地方,一般也不会有人居住,路况只能凑合着开车。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雪峰,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所以,我们没有选择去看日照金山,而是下午就上山了。车行几公里,便看到了上山路。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上行几公里,转个一个拐肘弯,一排雪峰突兀的出现在眼前,惊呆了我们。虽然我们知道川西的子梅垭口、雅哈垭口都是很好的欣赏贡嘎雪山之地,但我们没想到可以如此轻松地一睹蜀山之王的尊容。
汽车被铁丝网拦住了去路,我们只好下车欣赏。我们发现铁丝网与一间简易房子连接处可以容一人通过,于是,我们只带上相机钻了进去。
此刻,弥补了俺家领导前天在日头村未能观赏到贡嘎雪山的遗憾。激动的他,大步流星地往前冲,找最佳角度拍照。没带氧气,又将拐杖忘在了驿站的我,在这海拔4200米的地方往上步行,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我还是没放弃,因为喜欢,不惧高反。在这个高山草甸,我们不仅一睹贡嘎雪峰的巍峨,还第一次看清了雅拉雪山。
一次次走进川西,就是想一睹巍峨雪峰的雄伟壮观。凝视洁白的雪峰,气势磅礴,银光灿烂,好一派一尘不染的世外胜景。面对此情此景,心灵仿佛被净化了一般,平和而充满了生气,让人感受到力量。
其实,高山大川,一直就屹立在那里,我想,见与不见是不一样的。行走中,感受大自然给人带来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丰富也更静笃。漫漫人生路,我们需要这种美好的遇见。
这天,我一不小心便走了近2万步,刷新了我在高海拔地区的徒步记录。只能说,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坚持。
回来跟老板交流后,才发现我们因为太激动,完全没有认真观察地形。其实,汽车绕过简易房子,可以一直开进这个大大的草甸,穿过草甸穿过森林,可以更近距离看到更大面积的雪峰。老板还说,夏天时,草甸上的野花盛开,非常美丽。我早已发现,这里极像新疆夏塔古道的地势,穿过一片片森林,离雪峰越来越近……夏塔太远,这里很近。于是,我又为再来找到了借口。
在甲根坝日泽村的驿站住了两天,很舍不得离开,喜欢它的静谧和丰富
在驿站住了两个晚上,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甲根坝确实是一个让人大爱的地方,有各种美丽的风光,还有人文历史,真是值得一来再来。又一次路过新都桥,停下脚步,吃吃饭、喝喝茶
我们的下一站是塔公草原,这是一个我们无数次路过住过的地方,但始终未能与雅拉雪山谋面,每次只能遗憾地说再见。这次,我们像是撞了大运,多次与雅拉雪山见面。
下午,我们先去姑弄村。在进村登记时,有个美女说她是第二次来了,于是,我们就跟着她们的车,来到小溪边观赏雅拉雪山。这里不失为一个观赏雅拉雪山的好机位。
雅拉雪山以清澈的溪水为背景,清晰可见,牦牛在金色草地上悠闲地晒太阳能,还有白色帐篷的点缀,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时间有些匆忙,欣赏了一下景色,我们便赶往下一个村庄----八郎生都村,去那里欣赏日照金山。回来整理照片我才发现,那天我们并未到姑弄村村里逛逛,体会它的人文风情。有机会一定再来。
八郎生都与姑弄村相隔不远,是一个类似于鱼子西(我们没去过)的360度雪山环绕观景地,也算一个网红地了吧。
到得八郎生都,大大的停车场,足见来观景的人不少。抵达观景平台,可以骑马也可以步行。只见一些高反严重的人,只好骑马到观景台打卡后,就匆匆返回。
到达观景平台,只见许多旅人持长枪短炮严阵以待。应当说,这里的地理位置的确不错,也算是弥补了出发当天未能抵达格底拉姆·天空之城的遗憾。但不知是人声嘈杂,还是那天的落日本不够完美,亦或是离雪峰的距离不够近,总之,这天的日照金山并没让人感到惊喜。体验感较之于昨天在甲根坝日泽村欣赏贡嘎雪山,差了许多。
心里在悄悄地想,格底拉姆没这么多人,体验感可能会更好。但是,观赏日照金山,下山的路必须安全第一,除非住在山顶。因而,很多美妙的风景,只能说见与不见是缘分!
那晚,在塔公那家熟悉的酒店,吃一顿美美的牛肉汤锅袪寒。次日,掀开窗帘,终于在房间就看到了雅拉雪山。
这天,我们打算游览木雅大寺,几次来塔公,都因天气不好,我们就没进木雅大寺。领导早餐后在室外抽烟时,听一驴友介绍,过木雅大寺后,行车五六公里上山路,就能与雅拉雪山零距离。美丽的木雅金塔建筑群
在木雅大寺大门看过来的这些建筑,猜想应当是其佛学院、藏医学院等
领导不淡定了。又一次没有走进木雅大寺,只在外面拍了木雅大寺与雅拉雪山的合影,便急急地去寻那云绕雅拉之路。
甲谷弄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许多彩色的小房子
开车来到一大片彩色小房子处时,找不到上山路。领导把车停在路边,急急地找人问路。就在这当口,我顺着路边的白塔群往右一瞥,白塔群之上,有一堵规模巨大的玛尼墙,之下是巨大的转经筒和朝圣的人们。这一瞥,让我惊讶不已,那个我无比喜欢的画面已深深藏在心中……
大片的白塔群、巨大的玛尼墙和转经筒,以及转经的人,太有吸引力了
匆忙中,我想在导航上看看寺院名字,却只在地图上看到甲谷弄三个字。
我们沿着牧民牛羊季节性转场踩出来的路,向雅拉雪山挺进。自然形成的路,坑洼不行,车行非常地颠。虽然没有任何危险,随着海拔的升高,领导说油门已踩到底了,速度却完全提不起来。事实是,这段路有十公里以上,也开了四十多分钟。
一路尘土飞扬的颠簸,到得停车的地方,海拔已是4600米,还要再爬一段很陡的梯步(据说是今年才砌的这些梯步),才能与雅拉雪山零距离。
天梯一样的梯步,没有让我止步
对于我来说,这上百个梯步犹如天梯。好在领导这次给力,我一只手抓住他的手借力,一只手杵拐杖,每走七八梯便要停下来休息、大口喘气、吸氧。多少次,我都挥手让领导自己上去吧,但他一定要等着我一起上去……不知休息了多少次,我们总算站上山巅。那一刻,内心有一种小小的自豪感,我战胜了自己!
雅拉雪山近在咫尺,好像触手可及。那一刻也很梦幻,几次来都多么渴望能看到雅拉雪山,却一次次失望。而这次不仅多角度欣赏了雅拉雪山,还能这样零距离接触,真是一次神奇的旅行。
返程路上,从高处俯瞰木雅大寺
世间万物,没有完美无缺。此行看起来是一次完美的旅行,整整5天,每一刻我们都被艳阳包裹,让我们的眼睛享受了金色秋天的明丽和丰富,贡嘎雪山和雅拉雪山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当我享受完这一切开始下山时,高反和晕车一齐向我袭来。
一路颠簸、难受着下山,路过甲谷弄时,我完全没精神下车游览,一心只想着赶紧往低海拔处走。这天是难得的好天气,也是我们回家的日子,S434美景连连,雅拉雪山、青绕神山,不断从眼前掠过,一路拍拍拍、吃吃吃的我,此时却没有精神拍照,也没心情欣赏景色。直到过了康定,海拔低了,我才缓过神来。
有精神了,我赶紧上网查有关甲谷弄的资料。知道了木雅大寺是由觉姆庙、喇嘛庙、佛学院和藏医学院组成的,而甲谷弄居住了众多的修行者。对这个隐秘小众之地,我有了极大的兴趣。
在川西、在西藏,我们观览过一些寺院,但第一次在甲谷弄看到如此精美和巨大的玛尼墙,让我感觉好不真实啊,但实实在在的有照片为证。这一瞥,让我知道,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川西、行走西藏,除了蓝天白云、高山草甸对我的吸引,我更深深地迷恋佛光闪闪的高原上,那虔诚的转经人脸上干净的微笑和眼中的光,以及耳边梵音的围绕。来这里旅行,感受他们的信仰,发现自己的内心所求,让心静下来,更好的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我也喜欢那些极富艺术的玛尼堆、玛尼墙和刻在上面的六字箴言,美丽而传神。
至此,我明白了,有些地方可以用身体去抵达,比如高山大川、浩瀚大海,但有些地方,只能用心灵去抵达。我想,甲谷弄这片神奇的地方,值得我带着灵魂去探访去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