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俚濮彝族迤沙拉村那一抹红

标签:
不出省的闲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米易梯田金沙江大峡谷邛海跃金 |
分类: 行走中 |

当金黄色的晚霞投射到迤沙拉村那红土和红墙上时,让人有些迷失在红色的海洋中
一个月没发博,发这篇时,发现贴图只能一张一张地贴,真是兴味索然。不知其它博友有何高见,还请多多指教!
今年一月,YQ又有所反弹。春节旅行,我们决定不出省。想来想去,还是想往暖和而人少的地方跑。最终设计了一个米易西昌五日游行程。
行前,听说春节期间好多成都人都将去米易旅游,赶紧看看酒店,价格果然不菲。我们选择初四出行,想着后来两天住西昌,酒店价格会降下来吧。以前 知道许多朋友年年冬天去米易晒太阳,虽然我们也若干次路过米易,但从来没有停留过,这次因为不出省才选择了就近游。
过西昌后,阳光更加灿烂,甚至有些灼人。到了米易,我们直奔这两年小有名气的米易梯田而去。米易县新山乡梯田位于龙肘山脚下,距离县城24公里。聚居于此的傈僳族人世代传承着傈僳 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沿山坡修建了千亩梯田。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新山乡,我们刻意希望在日落时分欣赏到米易梯田最美的一刻。来到梯田,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梯田都被注满了水,而太阳也是从山背后落下去,而那天又少了晚霞。
梯田中间修建的这些供游人观览的栈道,褒贬不一
那天米易梯田并没有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领略过大气磅礴的元阳梯田的壮美景色。因而,我们心中也是略有失望。
当然,据说米易梯田最美的时候是在完全注满水的四五月间, 盛满水的梯田就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蓝色的光芒......也许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吧。
次日吃早餐时和客人交流,发现基本上都是成都来的客人,春节期间都住在这里 ,白天就到处晃悠。
早餐后,我们先去了大名鼎鼎的攀枝花二滩风景区。 二滩风景区是由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和二滩库区组成。在二滩库区,雄伟壮观的电站,烟波浩渺的碧湖印入眼帘,心中一下就联想到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听说过许多年轻人去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修二滩水电站。
如今,在 青翠群山怀抱里,二滩电站大坝和滚滚雅砻江就在眼前,让我们对当年的建设者们生出由衷的敬意!
而后,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二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该村建村约600余年,古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驿站,因明洪武开滇(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前后陆续从南京应天府、湖南长沙三阴县等地作为军人受命军屯而建村,现传统风貌保存完好。
迤沙拉村因长期的彝汉交往和融合,形成独具特色、蜚声中外的俚濮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这里的一砖一瓦、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无不彰显苏皖细腻和彝族豪情。
当我们将车开到 迤沙拉村时,已不能像从前那样直接将车开进村子里了。村口外面平了一块大大的地作为简易停车场,停车费10元。记得我们2014年春节去云南旅游,回来时曾到访迤沙拉村。当时在村子里逛了一圈,没有见到一个村民,而游人也仅仅我们一行人。我们不好意思推门拜访村民,只得随便看看就撤退。
在停车场将车停好,抬眼一看,周围的土地都是红色的。走进 迤沙拉村,整个村子都是赭红色墙壁配青瓦的民居,街巷的所有墙壁也皆为赭红色,看着给人热情奔放的感觉。
村巷窄窄的,但四通八达。穿梭在这些宽宽窄窄的古村巷中,便有了穿越之感。常常以为走进了死胡同,其实都能转出来。在村里闲逛时,不时有人问我们此路通向哪里。
村里不仅有许多反映 俚濮民俗文化的雕塑,最重要的是村里的人气很旺。在村里的小卖部前,看到好多身着彝族服饰的婆婆们在那里晒太阳话家常,让村子里充满了生机……与之攀谈,她们都落落大方,虽然她们的脸上有着深深地岁月刻下的沟壑,但个个人都精神矍铄,纯朴善良。
当我问到她们的年纪时,还是吓了我一跳,坐在那里的老婆婆,都是80
多岁、90多岁的人了。看着她们精干的身板,真是不得不感慨劳动使其筋骨强健啊。在别的地方还看到一些晒太阳的老人,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这天游人也不少,让村子里呈现出了特别的活力和生气。 太阳很好,我们在村子里闲逛,给人一种很舒适安祥的感觉,看着在家门前卖西红柿的村民(一元钱一斤),我们问能否进院子里看看,村民热情地邀我们进去坐坐,而他们房间里供奉的祖先,可以看却不能拍照。
在村里逛得差不多了,也差不多5点钟了。我们来到村口的停车场,准备买票坐电瓶车去到几公里外的金沙江大峡谷看看。但此刻电瓶车已不再往 峡谷里面送游客进去了。好在俺家领导跟管理方一番交涉,最终同意我们自己开车进去观赏大峡谷。
金沙江大峡谷有多处,我们也领略过金沙江大峡谷的奇雄,这又是一次别样的体验,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一段伸出去的玻璃桥,让人能更好地欣赏到金沙江大峡谷的雄姿。站在玻璃桥上,滚滚金沙江水从巨大的山石缝隙中奔来,就像一条翡翠玉带从脚下流过,玻璃桥距水面数百尺,看似江水平静流淌,近看一定也是波涛翻滚......耳边想起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
我们自驾进大峡谷,正好可以从容地从高处欣赏 迤沙拉村的全貌。返回时,我们一路停停拍拍,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夕阳像一束金光,投向迤沙拉村的红墙和红土上,大地就像被晕染得一片我从未见过的火红,红得是那样灿烂而富有立体感,眼前的景色惊得我说不出话来,我只有频频按动快门.......旅摄,真的得靠运气和用心!
这天,我在攀枝花找了一家很不错的酒店,费用与米易住的农家乐差别不大。
初六,我们往西昌而去,目的就是想在邛海边享受两天阳光和湿地公园的绮丽风光。但越往西昌走,天色越来越阴。当我们到达西昌后,西昌上空是乌云密布,心里是说不出的惆怅。
想着第二天就是上班日了,以为游客大都开始返程,酒店价格也会降下来了。孰料,我们喜欢的邛海湾的几家酒店,价格仍然是执行的春节价,平时400多一间的房间,要1600多。于是,只好在城里选了一家酒店。
虽然风很大,也不见阳光,我们还是决定去泸山玩玩。算来我至少已 登泸山四五次了,重要的是蜜月时,登泸山是旅行地之一。
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我们选择了乘缆车,正好从另外一个角度观览邛海。虽然是阴天,但在泸山上俯瞰邛海,依然美丽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仍然未能登顶,是否预示着还要再一次登泸山?
初七一早,看了邛海湾那几家酒店的价格,虽然已有所下调,仍然在千元左右。抬头看天 ,西昌的上空仍是乌云密布,心里拔凉拔凉的,而天气预报说12点太阳会出来。心想,届时太阳爽约的话,那就打道回府。
我们将车开到了准备入住的邛海宾馆,住这里 既可享受早晚邛海边观日出和绚丽晚霞,宾馆的一道竹篱笆门也将邛海边的游人隔开了。停妥汽车,我们往邛海湾方向走。
12点,太阳真的出来了,邛海一下就充满了生机且灵动起来。我们高高兴兴地一路拍照一路怀旧,回忆四年前带孙子走这条路的情景。那次住的邛海湾的酒店,他喜欢,我们也喜欢,我们天天在这条路上喂海鸥、玩捉迷藏游戏。那样的欢愉,令人终身难忘。
回到邛海宾馆办手续时,发现有三个工作人员同时在办入住手续,可见游人仍然不少呢。我们入住的那幢楼,正好是25年前的夏天我们带着女儿来住的那幢楼房,记得 那时我和她还下到邛海游泳呢。住在这里。有故地重游的感觉,但邛海宾馆的设施和范围早已今非昔比,修建了许多观海别墅。曾经的那些参天大树更加蓬勃向上,加之幽静的小径,感觉入住邛海宾馆,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傍晚,喧嚣的邛海边安静了下来。我们拿着相机在徜徉、拍海鸥。我是第一次全神贯注地拍鸟,既要追随它的身影又要捕捉到它起飞或展翅翱翔的那一瞬间,也实在不易。很快,我便眼累手臂累,深感做一个好摄者的不易。
夜色中,满天的繁星令人欣喜不已。踱出酒店,月色小镇光影迷离,感慨西昌真是一个可以常来常住的地方啊。这是在西昌的最后一夜,有些依依不舍。
外出旅行,我难得早起,虽然曾在赛里木湖拍过赛湖跃金,但离开的当天,我还决定拍一下邛海日出。
次日,天还没亮,我一个人就悄悄地出门了。沿邛海边往月色小镇而去。邛海边,已有摄影爱好者架起脚架等待太阳升起。
虽然我被冻得我瑟瑟发抖,当红日从山后喷薄而出的时候, 霞光映红了海面,我换着地方追拍小船晃悠的身姿,也有一丝“邛海跃金”的感觉。看来,等待还是值得的。
那一刻,心中有了一个小小心愿,那就是在今后的旅行中,争取做一个勤快的人,才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不知自己能否做到,努力吧!
身着傈僳族服饰的村民
太阳快要落山了,梯田呈现出它特有的曲线美
这一抹红,是此次行的最大亮点,若干年后,想起今年春节艳遇的这一抹亮色,心里会很温暖
前一篇:不平常的一年,忙碌而充实
后一篇:在陕西邂逅美好的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