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悲伤作文”,质疑别偏离靶心

(2015-08-11 08:46:37)
“最悲伤作文”,质疑别偏离靶心
2015年08月07日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最悲伤作文已陷入口水战,除了叹息还是叹息。莫廉价同情,也莫在质疑声中跑偏。当然,质疑不是坏事,提醒人们以更深刻的眼光关注凉山孤儿事件。
    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作“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时间,各网络平台接到捐款已近百万。5日,作文的最早发布者、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表示,发出这篇作文的本意并不是募捐,“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亦有网友质疑作文“是枪手所为”。央视5日报道,《泪》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
    剧情似乎正在反转。消息传出后,质疑声四起,有认为“骗钱可耻,伤害感情”的;也有质疑木苦依五木家为何有5个孩子的;还有人不无情绪化地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穷人,只有懒人”,意指木苦依五木一家太懒。
    在信息相对对称之后,出现这些质疑,并不奇怪。但是不可放大情绪,不可偏颇,更不可冲淡事实主题,无视基本状况。最基本的事实是,木苦依五木的父母确实双亡,她这篇作文至少目前还谈不上造假——支教老师任中昌说,所有的内容都是她的,自己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让孩子知道作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然后让木苦依五木照样抄写了一遍。此外,木苦依五木确实兄妹5人,大姐16岁,二哥15岁,二人均在外打工。
    这些细节披露后,一些网友何必再出言不逊呢?当地政府也并未忽略木苦依五木家的苦难,从去年开始把木苦依五木5兄妹纳入了孤儿专项基金保护,每人每月发放678元补助,由他们的奶奶代领。这体现了政府责任,也为木苦依五木兄妹5人成长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不过,正如慈善人士所称,木苦依五木和她的两个弟弟缺的不是金钱,而是关爱。没有钱,就没有基本保障;有了钱,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孤独、无助、被放逐、看不到未来,这些看不见的因素或许比贫穷更具杀伤力。
    对于木苦依五木和她的弟弟,无论政府还是志愿者更应该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救助和精神上的慰藉。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最好的礼物,失去父母的孩子更需要陪伴。不容回避的是,在凉山州,有很多像木苦依五木一样的孤儿,他们同样需要物质保障和精神佑护。
    最悲伤作文已陷入口水战,除了叹息还是叹息。莫廉价同情,也莫在质疑声中跑偏。当然,质疑不是坏事,提醒人们以更深刻的眼光关注凉山孤儿事件。比如,如何处理捐赠的善款?比如,国家对凉山扶贫可谓不遗余力,当地脱贫情况究竟如何?此外,凉山久困于毒品和艾滋病,如何彻底清理毒品和艾滋病生存的土壤?不难想象,如果毒品和艾滋病没了生存空间,如果凉山脱贫致富了,当地人活得平实而优雅,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悲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