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庆安枪响”,打捞的不止真相
三峡晚报5.13
王石川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针对舆论关注的哈尔滨铁路公安处庆安站派出所民警开枪击毙涉嫌暴力袭警的徐纯合事件,公安部和铁路总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铁路公安机关全面开展调查,回应社会关切。铁路公安局迅速组成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庆安开展调查处置等工作,检察机关已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新华网5月12日)
庆安一声枪响,“余音”至今未散。究其因,真相不明,而当事人留下的孤儿寡母,激活了人们内心的哀伤与痛点,一时间民意愤激、舆论鼎沸。而庆安相关部门不置一词,奉行鸵鸟思维,更使民众感觉该事件波诡云谲,藏有不可告人之秘密。特别是当地部门在事发后迅速提出20万元的补偿方案,似乎印证了警察开枪确实理亏,否则为何补偿?同时,各种传言四起,当地依然缄默。
缄默躲不过质疑,质疑只会愈来愈多;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事态更趋复杂,甚至失控。庆安相关部门应对舆论,太失策。他们选择沉默,也许有难言之隐,或有体制障碍,比如牵扯到当地公安与铁路公安的衔接。但无论如何,装聋作哑并不明智。当地政府如果在突发公共事件失语,就别埋怨形象被污名化;如果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想采取不正当措施遏制舆论喧哗,更会弄巧成拙,激化矛盾。
如今,公安部和铁路总公司的介入,令人如释重负。在真相莫名之际,这种做法既带给世人期待,也体现了责任担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公正调查就没有完整的真相。调查是对真相负责,也是对公众负责;是对当事人负责,也是对政府部门形象负责。而公开与公正息息相关,公开倒逼公正,公正平息置疑。值得欣慰的是,检察机关也介入此事。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它们介入此事名正言顺,也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主动履职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促使调查更公正。原因在于,上级机关调查下级机关,被调侃为老子调查儿子,而法律监督机关及时站出来,可遏制可能出现的偏袒,从而提升调查的质量,化解民众的担忧。
当然,有一种可能是,即便公安部、铁路总公司和检察机关拿出了调查结果,也不能彻底平息各类声音。但是,起码能为此事降温,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权威部门的调查,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民众的再质疑,如果继续诚心回应,真相不就逐渐水落石出了吗?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不就心里有数了吗?回应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质疑,质疑不可怕,一回合又一回合的“交锋”,只会使调查经得起推敲,使公众心生服膺。
公安部、铁路总公司和检察机关值得点赞,其做法反衬了庆安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如果它们积极主动,不藏着掖着,还需要更高部门“擦屁股”吗?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政府部门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疑释惑,并注意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在新的舆论时代,把耳朵塞住、把嘴巴闭住很愚蠢。有学者说得好,新闻已经不再是“你说我听”,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人人都可参与评论。其实,人人也都是调查者,你不公布调查结果,有人公布;你不回应公众,你就会失去最好的回应机会,越来越被动,到那时,黄泥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及时回应,莫推脱!莫事事让更高机关出面。比如,悬而未决的长沙“陈老板”事件,难道也要公安部出面吗?
易中天先生曾将“中国逻辑”归为三点: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也许这有点绝对,但确实存在。庆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敢于回应,及时回应,准确回应。该回应不回应,应被问责。该回应不回应,就为“中国逻辑”推波助澜。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关部门当为庆安事件戒!调查该事件,打捞的不止真相,还有政府公信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