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如实申报被免职具有破冰价值

(2015-04-07 07:31:15)

 
不如实申报被免职具有破冰价值

 ■王石川 4.6 西安晚报

  记者从河北省张家口市纪委获悉,怀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玉清因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等原因被依法罢免县长职务。据介绍,李玉清还存在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请托等不正当手段违规上户;妻子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明知占地单位手续不全,强行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等行为。(4月5日《北京青年报》)

  揆诸媒体报道,处级拟提拔干部因个人事项申报不实,被取消任用资格,已经不是新闻,在任处级官员因个人事项申报不实被免职,似是首例。这样的消息令人精神一振,备觉欣慰。“凡提必核”,拟提拔官员被核查个人事项,再正常不过,否则问题官员就可能被带病提拔,而在任官员的个人事项也被纳入核查视野之中,起码传达了两个信号:其一,要求官员如实申报个人事项,绝不是说着玩的;其二,如果申报不实,将付出应有代价。

  众所周知,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当时,这则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将信将疑,甚至认为必将重蹈覆辙,究其因,类似规定并不罕见,但在执行过程中常常被架空。比如,已服刑的广州“房叔”蔡彬,有住房20多套,但向组织申报财产以及个人有关事项时刻意隐瞒。不过,官员不如实申报的好时光再也没有了。

  除了中组部下发通知要求官员如实申报个人事项,2014年1月中央颁布了修订后的新《干部任用条例》,其中规定:“对拟提拔的考察对象,应当查阅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核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表述是“公开”而不是“申报”。还可联系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重申,“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由此可明确推断,官员的个人事项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将吃不了兜着走。所谓的官员不仅包括新提任官员,还包括在任官员;而且时机成熟,官员的个人事项不仅仅停留于内部申报,还将公开。

  在此语境中,河北省怀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玉清因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等原因被依法罢免县长职务,何奇之有?可预判的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在任官员因个人事项申报不实被免职。李玉清或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按照中央要求,2015年对官员填报个人事项将随机抽查比例,由3%-5%提高到10%,以增强报告制度的约束性。工作量也许不小,但意义更不小。别低估了组织核查的能力,此前有媒体报道,某市一处级干部反映,填写申报表时凭印象填报了房屋面积,之后上交的表格被退回,组织部门提醒他“少填了20平方米”。另一名干部也因“中间一个小数据不够准确”,申报材料被退回来要求重填。

  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被免职,并非终点。不如实申报,也许属于粗心,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心虚吧?害怕不正当的财产一旦如实申报了,将面临被法办。问题是,不如实申报被核查出来,能逃脱惩处吗?李玉清因不如实申报个人事项等原因被免职就是例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