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老金并轨需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013-10-21 07:46:25)
养老金并轨需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013年10月21日07:2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那些反对养老金并轨、认为现行养老金多轨制公平的人,往往一反对就得逞;而强烈要求养老金并轨的人,哪怕吼破嗓子也无济于事。在养老金并轨等问题中,应让民意真正进入决策层,并扮演一定的比重。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们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并在养老制度上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包括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

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深受诟病。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福建厦门相关受访者,在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而且,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高于4000元,并且无一低于2000元。养老金待遇最高差50倍,这显然不公平不合理,也不人道。同是为国家做贡献,退休后的待遇为何云泥之判?曾有调查称,98%的受调查网友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刻不容缓。

诚然,近年来坊间要求养老金并轨的呼声日高,但一直“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原因在哪?一方面是民众强烈呼吁养老金并轨,另一方面是一些人员强烈反对。有调查称,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有80%的人认为领取的养老金公平。

事情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那些反对养老金并轨、认为现行养老金多轨制公平的人,往往一反对就得逞;而强烈要求养老金并轨的人,哪怕吼破嗓子也无济于事。反对者往往掌握着权和利,其中一些人甚至是决策者,他们一反对,自然就见效。而呼吁并轨者,尽管人多,但不等于力量大,甚至连话语权都没有,尽管声嘶力竭地呼吁,也被吹散在风里。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有那么一群人,从来都不会失业,却在研究着你的下岗;从来都不用下岗,却在研究着你的退休;从来不用交养老钱,却在研究着你的社保;从来不用坐公交和地铁,却在研究城市交通问题……也许有些偏颇,但足以道出一些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事关公众利益的改革问题,究竟该由谁说了算?

“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如果让机关事业人员主导养老金并轨,他们想必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可能大公无私地推行,一个可以想象的结局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卡就卡。然而,难道相关人员一反对,旨在推进公平的养老金并轨,就半路夭折,纹丝不动了吗?

毋庸讳言,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唯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使改革顺利推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仅由既得利益群体主导与其利益攸关的改革。闭门讨论,不如开门纳谏;少数人拍脑门,不如全民大讨论。在养老金并轨等问题中,应让民意真正进入决策层,并扮演一定的比重。惟其如此,才能斩断利益藩篱的阻隔,推动改革真正公平且有效率地进行。

(王石川,海外网专栏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