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消费”莫言
(2012-10-17 12:04:08)
我们该如何“消费”莫言
江南时报 ■石城客
对于不期而至的别墅,莫言的老父亲态度坚决:“不要!不要!什么送别墅哦。我家儿子莫言是庄稼人出身,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东西,俺儿子不要。”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他是庄稼人,有着庄稼人的本分,有着令人动容的美好价值观。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政府立即颁发巨额奖金,开发商奖励海景别墅,山东高密县修建莫言纪念馆和塑像,莫言就读的小学更名为‘莫言小学’……”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立即有网友贴出这样的微博。网友没有预料到的是,莫言获诺奖产生的“连锁效应”远超于此。一些与莫言有关无关的产品也搭上了诺奖的便车。高密火烧、烤鸡被标注“莫言故乡”,白酒广告打起了“莫言牌”……这一系列的荒诞事,已经完全与莫言的文学无关,有的只是商业利益。
在消费主义主导的物质化时代,名人被消费是躲不过的宿命或悲剧。名人被消费的程度、被开发的深度,往往与他所具有的价值有关,莫言去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同样被消费,但远不如如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关注,这是因为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应该承认,有些消费并无恶意,比如打算修缮莫言旧居,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一时走俏;还有些消费显得无趣,比如有人送他别墅。
这些消费,无非是傍别人,搭乘莫言的便车,假如莫言名不见经传,还在为生活发愁,会有人送他别墅吗?人,有时就是这样势利,没办法。
对于被消费,莫言许多时候显得无能为力,比如高密火烧标注“莫言故乡”,他总不能呵止吧?如此一来岂不得罪乡亲?而对有些消费,莫言则完全可以做到拒绝,比如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对于不期而至的别墅,这一点他的父兄已经表示拒绝,莫言的老父亲态度坚决:“不要!不要!什么送别墅哦。我家儿子莫言是庄稼人出身,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东西,俺儿子不要。”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他是庄稼人,有着庄稼人的本分,有着令人动容的美好价值观,搁在一些利欲熏心之徒,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该早就急不可耐了吧。
在五花八门的消费中,有一种消费值得提及,这就是“消费”莫言的作品,不管是凑热闹也好,附庸风雅也罢,还是真的爱好文学,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读一读莫言的作品都是好事。莫言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方家已经说得清楚,比如多次编发莫言作品的纯文学刊物《收获》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叶开说,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细腻生动地展现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貌,其核心主题是“饥饿”和“不公”。
读一读莫言作品,也许就能深刻了解中国乡村的“饥饿与不公”。读读莫言的作品,也许能够读懂他“内在诚恳的心灵”。
不管怎么说,读读莫言是好事,从对莫言的关注,上升到对莫言作品的关注,再上升到对纯文学、对文学的关注,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因此,期待莫言获奖能够使阅读重新成为大众话题,能够提高国民的阅读自觉,使阅读从一时的热议成为一生的热爱,果如此,像这样搭乘莫言的便车,多多益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