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布遇难者名单 尊重公民尊严

(2012-07-28 15:21:45)
标签:

杂谈

公布遇难者名单 尊重公民尊严

大河报
2012.7.28  大河报
  秦淮川

  截至7月26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11名遇难者身份仍在确认中。这是继7月22日公布37名遇难者数字后,北京市再度更新“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遇难人数。26日的发布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新闻发言人潘安君通报完毕后,起身鞠躬,向遇难民众表示哀悼。(见7月27日《北京晨报》)

  当被确认的66名遇难者的姓名、年龄、遇难地点和死亡原因被全部公布,当央视主播逐一念出这些人的名字,当《人民日报》创刊64年来头一遭刊登如此详细的死难者名单……让人动容,情如潮涌。动容,是因为受到触动;情涌,是因为公民尊严在得到应有的尊重。

  每一个死难者,都有一个名字,名字不是冷冰冰的符号,每个名字都对应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死难者不该被遗忘,也不能被无名化。因为每个死难者的名字上面,都留着体温,都写下尊严,都镌刻着公民权利。今天,可确认的死难者名字被悉数公布,被一个个肃穆地读出,被写在国家媒体上,于死难者而言,是告祭;于死难者家属而言,是告慰;于公众而言,是一种告诉,生命应受到尊重,公民尊严应得到彰显。

  公民尊严,不是抽象的符号,更不是虚华的高调,它体现在每一个庄严的细节中。“行礼如仪”,貌似可有可无的仪式,其实不可或缺,它恰恰能够让人读出国家对公民的态度,能感受到公民尊严的舒展程度。

  从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后,国务院即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到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一周后,全国哀悼活动为遇难同胞举行;再到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一周后,全国哀悼活动再次庄严举行,国旗已经三度为国民而降。国旗为国民而降是突破,死难者名单一个个被念出也是突破,种种突破都刻画出进步的脚印,公民尊严在价值进步中日益丰润。

  我们感受一个国家的分量,应看华丽的GDP,应看雄壮生长的高楼大厦,更应看公民权利和公民尊严如何自由、全面地伸展,看公民如何被善待被尊重。每个公民的背后,都站立着整个国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善待公民,公民才更有尊严。

  公布死难者名单是良好的起点,此举应开启一个示范,诚如人民日报所称,让“公布遇难者名单”从此成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典范,更成为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在激赏之余,尤须减少悲剧重演,7月27日上午11时左右,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等领导向“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者默哀后表示,“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远铭记这个教训……确保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汲取教训,不让公民生命受到伤害,这是公民最大的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