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誉市民”,岂可惟财是举

(2011-05-12 07:32:29)
标签:

杂谈

“荣誉市民”,岂可惟财是举

 

http://qjwb.zjol.com.cn/images/2011-05/12/qjwb20110512a0016v01b003.jpg

 

王石川 本报特约评论员

  5月10日上午,广东佛山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第四批荣誉市民的评选授荣工作。在佛山捐助500万港元以上,或者投资3000万美元,或者为佛山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的港澳台同胞、华侨以及外国人士,有资格申报授予“佛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荣誉市民,顾名思义,它的看点应侧重于“荣誉”二字。一方面,在评选时远离功利、保持纯粹,而不能以金钱、权力论英雄;另一方面,在授荣时,对获得者应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激励,而不能与太多利益挂钩。

  但我们看到,佛山市荣誉市民的评选授荣工作,恰恰背离了这两大要义。授予“佛山市荣誉市民”的三个条件,无论是捐资、还是投资,或者招商引资,均或多或少地与经济挂上了钩。如此待价而沽,惟财是举,简直是掉进了钱眼里。

  评选荣誉市民时,惟财是举;授予荣誉市民时,惟利是予,这样的评选授予,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类似现象,可谓此起彼伏,比如,某市将特权车牌授予全市50强企业,这些小牌号车在全市范围内享有多项特权。再比如,某地教育局的招生政策规定,给纳税大户子女加分。有时,一些地方为了媚商,开出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许诺,甚至不惜违背法律。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然“不会考虑一般人士”。

  事实上,所谓的一般人士,正在为佛山作着默默的贡献,他们虽没有腰缠万贯,但以自己的良知和公益之心,为佛山传递着爱与善,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温度,比如曾经长期在高明麻风病村进行志愿服务的香港义工傅宝珠,虽然没有捐什么钱,但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佛山人。这种精神财富也许比一般的财富,更具厚度和感染力。

  这样的人,就不配当荣誉市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