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告慰中暑而亡的生命
(2010-08-04 09:24:16)
标签:
杂谈 |
今年7月30日至8月1日,由于高温肆虐,济南市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世。他们中多数是户外劳动者。(今日本报A24版)
近日因高温而遽然死亡的人数全国已多达数十人,而其中以户外工人居多,有报道称,在山东,济南多名户外工人中暑身亡,据医院介绍,死者多为建筑工人,显然建设部门让高温停工规定沦为一纸空文。而早在前段时间高温来袭时,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不是疾呼须正视和警惕高温的可怕后果吗?不是大力呐喊要矫正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吗?为何在第二波高温来袭之际,所有的呼吁与建言却依然苍白?
曾几何时,《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备受诟病,因为该条例已严重落伍,设置标准过低,比如对劳动者的高温补贴只要求每天一两块钱,即便如此,却仍是我国现有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唯一全国性法规。虽然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2007年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在高温期间,适当调整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但现实中因缺乏配套的问责机制,用人单位根本就缺乏自觉。
报道中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济南规定气温达到37℃以上,建筑工地从10时到16时停工,为什么还不断有人在停工时段中暑呢?济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不落实规定的企业,他们只能采取通报批评,在评优评先、资质升级等方面扣减分数等手段,而无法对其进行实质性处罚。如此一来,用人单位替劳动者考虑,才怪!更悲哀的是,有的劳动者根本不知高温作业能领取补贴,更无法或不敢用法律捍卫自身权益。
数条生命魂断高温是社会之耻,它首先叩问的是法律法规的不彰,如果法律法规不能及时跟进,完善保障公民权益,这样的法律法规就该修正;其次叩问的是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法律法规再不彰,职能部门也不能安之若素。高温来袭,执法部门为何不实行地毯式巡查,即便不能处罚违规企业,但至少可利用合法职权予以叫停;最后叩问的是企业的良知,高温作业易酿悲剧,即便谋利冲动再强烈,也需合理使用劳力。
高温热死人分明是一种控诉。本轮高温还未全面铺开,已有数十人死难,如果不尊重生命,没有基本的法律敬畏感,没有起码的人文关怀,恐怕还会发生更多悲剧。当下,逝者已去,我们唯望殒命的数十人能用生命推动法律法规的健全,能唤醒有关职能部门的沉睡,能拯救一些企业的嗜利灵魂。■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