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高论(100610)

(2010-06-11 08:24:14)
标签:

杂谈

一周高论(100610)


2010-06-09 20:25:33 来源:南方周末


推荐:王石川

No.1 在现实中遭遇跪拜礼的“穿越”

《南方都市报》,6月8日,作者:张鸣

(原文摘编)重庆万州区纯阳中学又有900多名学生行了跪拜之礼。虽然学校当局说下跪是自愿的,而且据学校方面讲,这个中学2009届毕业生就跪过。看来,纯阳中学打算让跪拜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传统。显然,我们的媒体失职,这样的新鲜事物,怎么可能不报道呢?

自打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废除跪拜礼之后,中国人已经快有100年不行这个礼了。即使后来袁世凯复辟称帝,也没敢重新恢复跪拜,而是用鞠躬取而代之。

现在实在是想不明白了,辛亥革命纪念马上就100周年了,按这些复古派的说法,不仅这个革命白干了,而且此前所有中国人学习西方,努力现代化的尝试,都白干了。既然尊孔复礼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那么为什么100多年来我们的先贤要抛弃自己原有的宝贝,非得要学习洋鬼子呢?牺牲了那么多生命,付出那么多鲜血,不是抽风吗?

19世纪60年代初,在中国人第一次开始要认真改革,推行自强运动之时,一个位高名重的军机大臣、大学士倭仁提出,仁义礼智可以为干戈舟楫,抵御西方的侵略,根本不需要以夷变夏,不需要学习洋人。可惜,从那时起,仁义礼智始终不争气,谁也挡不住。后来又有一段指望民间的刀枪不入挡一挡,也挡不住,所以,才学了那么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彻底废除跪拜。中国人,要做公民了。

【推荐理由】一句“中国人,要做公民了!”让人感慨万端,继而黯然神伤。愿意做一名公民教员的李慎之生前说过一句话:“千差别,万差别,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和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我们讨厌跪拜礼,不是反对学生感谢老师,而是因为跪拜礼勾起了我们的历史伤感,使我们再度看到了精神的矮化与臣服。更令人沮丧的是,最该涵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学校,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学校和老师,让人夫复何言?

No.2 高考作文,何时能摆脱主题先行

《珠江晚报》,6月8日,作者:熊丙奇

(原文摘编)一年一度的高考开考。照例,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又成为关注热点。有记者从MSN上给我发来江苏(绿色生活)和天津(我生活的世界)两个地方的作文题,请我谈谈感想。

老实说,对于这两地的作文题,我是感到有些困惑的。出题者说的一段话,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个考生,必须讴歌“绿色生活”,而不能选择谈自己对生活的感想——比如能否在作文中批评当下的伪绿色思想与伪绿色生活?还有,有可能一些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对绿色生活的真实感知根本就没有,而写荒凉的生活、没有色彩的生活;必须写世界的创新、进步、和谐、温馨,而不能谈自己对生活的世界中的退步、落后、矛盾、冲突的体会。当然,我希望我的理解是错的,但愿阅卷者能在阅卷时,对可能“偏题”的学生网开一面。

生活本是多色、世界也是多元。作为作文题,重点考察的应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对时事的掌握(不是形势与政策考试),也非观点正确(不是思想品德考察),最忌讳的当是主题先行,在既定的主题下,作者无病呻吟,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起空话、套话、不着边际的话。这难以检验学生的真实表达,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推荐理由】前不久,一项调查显示,逾八成人承认上学时写过“撒谎作文”。主题先行的高考作文题,也许将再次迫使考生写撒谎作文。公民韩寒说:“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竟然成了教唆学生说谎的渊薮,这真是莫大的反讽和悲哀。当然,莫要责怪孩子,如果说实话就得不了高分,如果说谎已经成了时代病灶,不说谎就会遭遇逆淘汰,那么学会说谎也许不是最坏的事情,但问题在于,一个习惯于说谎的社会,还值得信赖和期待吗?

No.3 奥运冠军当官的体制阴影

中国江苏网,6月7日,作者:宋石男

(原文摘编)日前,杜丽、邢傲伟、唐功红等9名山东籍奥运冠军结束了“岗前培训”,一起晋升副处级领导职位。山东省体育局一次性统一提拔全部9名奥运冠军,在国内尚属首次,旋即引发热议。

山东体育局一次性提拔9名奥运冠军为副处级干部,既体现了“某而优则仕”的华夏传统,又透出了举国体制下的官本位阴影。

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可说是计划经济最后残余。在此体制下,既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也没有市场经济内蕴的公平透明原则,而最重要的投资者——纳税人,既无法对竞技体育资金的投入使用拥有知情权、决定权,也无法真正参与举国体制下的体育项目。他们得到的唯一回报,或许就是以举国之力而谋得的金牌狂欢下的大国崛起、民族腾飞之幻觉。然而,体育的本质当是娱乐、健身,体育产业应当是商业化、市场化而非政治化。因此,体育明星的出路更多的应当是娱乐业与商业,而非政坛。毕竟,赛场不应当是通向官场的终南捷径。

【推荐理由】从小就被体育“绑架”的他们,不当官,还能干啥呢?让冠军当官总比卸磨杀驴、没有利用价值就扔厚道得多,比起刚被剥夺了奥运铜牌的董芳霄的惨淡,这总算是有人性的了。冠军当官早就不是“新闻” 了,当然如果哪天打破了举国体制,有冠军竞争脱颖而出,就像演员施瓦辛格居然击败了众多政坛老手当上了州长,那恐怕是大新闻。眼下,如果一时打破不了举国体制,媒体还是把关怀多投给那些没得冠军、境遇不妙的退役运动员吧。


为南方周末推荐的一周高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