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生下跪,育人还是驭人?
(2010-06-11 08:17:59)
标签:
杂谈 |
组织学生下跪,育人还是驭人?
2010-06-07 02:27:00 来源: 山东商报
王石川
高考意味着高中生活的结束,5日中午,在高考来临前夕,万州区一中学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近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育之恩。(本报今日A21版)
持允而论,学生不是不能感谢老师,所谓行礼如仪,受业三年,行弟子礼并非不可。但是,感谢老师教诲,是否就非得下跪,这大可商榷。“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老师该不该接受学生隆重的集体跪拜,也值得一议。需要提及的是,校方称,学生行跪拜礼,全凭自愿,但所谓的自愿显然是“被自愿”,因为这次集体下跪,是校方组织严明的行动,既有主持人喊口令,又设计了跪拜时间。
跪拜一出,口水如泼。原因并不复杂,跪拜,不止是躯体的矮化,还是精神的臣服,一想到下跪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封建吃人的礼节,想到糟粕,想到尊严全无。早在1912年,我们就废除了跪拜礼,但百年后,跪拜礼又粉墨登场,不能不令人发一浩叹。
杂文家吴非先生在其著作《不跪着教书》的序言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惜乎遍观当下,不跪着教书的老师何其少矣,他们不仅自己跪下,还让学生跪着;如此一来,学生怎能成为站直了的人?他所忧虑的“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不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养学生具有公民意识的地方。教育家朱永新认为,新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显然,不少校长和老师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公民意识,或者说他们明明知道却不用公民意识培养学生。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说过一句话:“千差别,万差别,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和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经过公民精神的侵染,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民本思想的操练,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日后走上社会时,他们的膝盖就会不由自主地变软,他们的精神就会自动地矮化。
那些老是灌输奴化教育或者一味让学生臣服、下跪的教育管理者和老师,是误人子弟,既对学生不负责任,也对国家不负责任。如果都是这样的老师,都是这样教育学生,那这样的学校简直就是把孩子的思想关进监狱里。
2010-06-07 02:27:00 来源: 山东商报
王石川
高考意味着高中生活的结束,5日中午,在高考来临前夕,万州区一中学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近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育之恩。(本报今日A21版)
持允而论,学生不是不能感谢老师,所谓行礼如仪,受业三年,行弟子礼并非不可。但是,感谢老师教诲,是否就非得下跪,这大可商榷。“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老师该不该接受学生隆重的集体跪拜,也值得一议。需要提及的是,校方称,学生行跪拜礼,全凭自愿,但所谓的自愿显然是“被自愿”,因为这次集体下跪,是校方组织严明的行动,既有主持人喊口令,又设计了跪拜时间。
跪拜一出,口水如泼。原因并不复杂,跪拜,不止是躯体的矮化,还是精神的臣服,一想到下跪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封建吃人的礼节,想到糟粕,想到尊严全无。早在1912年,我们就废除了跪拜礼,但百年后,跪拜礼又粉墨登场,不能不令人发一浩叹。
杂文家吴非先生在其著作《不跪着教书》的序言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惜乎遍观当下,不跪着教书的老师何其少矣,他们不仅自己跪下,还让学生跪着;如此一来,学生怎能成为站直了的人?他所忧虑的“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不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养学生具有公民意识的地方。教育家朱永新认为,新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显然,不少校长和老师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公民意识,或者说他们明明知道却不用公民意识培养学生。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说过一句话:“千差别,万差别,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和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经过公民精神的侵染,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民本思想的操练,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日后走上社会时,他们的膝盖就会不由自主地变软,他们的精神就会自动地矮化。
那些老是灌输奴化教育或者一味让学生臣服、下跪的教育管理者和老师,是误人子弟,既对学生不负责任,也对国家不负责任。如果都是这样的老师,都是这样教育学生,那这样的学校简直就是把孩子的思想关进监狱里。
前一篇:公务员面试包过背后的价值观
后一篇:揭开挂名矿长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