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可以别墅,权力不能强推
(2009-06-12 09:58:21)
标签:
杂谈 |
诊所可以别墅,权力不能强推
王石川
在河南信阳,共有约3000家村级卫生室, 为600多万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目前, 村医们陷入一种困境,他们被要求按统一模式修建卫生室, 为此要个体筹资约十万元。虽然政府承诺给几万元补贴, 但对于自负盈亏的村医,筹资十万元,许多人力不能及。 一名村医质疑,新建卫生室是为给百姓看病,还是政府的形象工程? 若是前者,符合卫生标准即可;若是后者,埋单的该是政府。( 6月11日《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c/ 2009-06-11/013917992631.shtml
在我们的集体记忆里,乡村诊所多是寒酸的, 少则一名多则几名赤脚医生,几间粗陋的瓦舍,乏善可陈的药剂, 再加上几只条凳和一两个床铺,如此而已。因此, 当别墅和诊所串联一起,我们一时接受不了,不少网民怒而开骂, 纷纷拿别墅说事,即是明证。
其实,别墅何罪?诊所何辜?别墅和诊并非割裂的组合, 更非水火不容。诊所并非就应该寒碜,就不该豪华, 别墅并非就不能为诊所所用。诊所当然可以别墅,相信有朝一日, 当经济实力充裕了,我们记忆里那些破旧而寒碜的诊所一定会消失。 再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保障他们的健康权,是题中应有之义。推陈出新,更新换代, 让更多面目可憎的诊所消失,取而代之豪华的别墅,实属必需。
诊所可以别墅,但是权力不能强推。信阳别墅诊所风波的要害, 不在于是否可以诊所别墅化,而在于权力是否可以强推。一纸命令, 让所有的诊所别墅化,这种粗鄙的号令注定会受到抵制。 原因很简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村医收入有高下之分, 不分青红皂白,一并喝令他们兴建别墅式诊所,这就是强人所难。
尤其让人不寒而栗的,该政令“杀气腾腾”,毫无商量的余地。 据报道,信阳市委市政府在通知中要求,年底之前, 全市要完成新建、改扩建3042所村卫生室,“一个不能少”。 另一个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变”, 即必须按政府统一的设计图纸建设,尺寸外形, 甚至包括徽记都不能走样。权力颟顸如此,野蛮如此,让人夫复何言?权力一旦固执起来、颟顸起来、野蛮起来, 掌握权力的人就会无所不用其极。我们看到, 信阳各县区各乡镇的干部被告知, 如果他们不能如期完成新建卫生室的任务,将被一票否决。 如此一来,压力必然被层层转移,最终转嫁到村医身上。
如果说,信阳官员强推别墅诊所的出发点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确有诛心之嫌,因为推行该措施的某官员有切肤之痛,其6岁那年, 28岁的父亲患了感冒,而村里没医生,父亲扛了两三天, 等拉到卫生院,十分钟不到就死了。40年后, 当他视察到一个村医的卫生室,发现卧着四只小猪娃, 而村医的母亲跟老母猪同居一室。是的, 村一级卫生室的诊疗水平必须提高,才可从源头上确保农民健康。 而“只有健康,才谈得上发展”。但是,需要厘清的是, 提高诊疗水平,并非只有建设别墅诊所一条道, 片面追求诊所的光鲜,则是超越现实的蛮干,就是瞎折腾。
“改变农民贫困的命运,就得先改变村卫生室。”这话大抵不错, 但如果权力不从实际出发,则不仅改变不了卫生室, 更遑论农民命运。当权力走上霸道主义,农民的命运便必然堪忧, 哪怕再初衷良好。透视这起风波,我们更该追问的是, 为何基层总有一些权力无法无天?为何他们缺乏最基本的权力伦理? 说白了,权力缺乏足够的制约,握有权力的官员便可以一拍脑袋, 乱下号令,谁敢不从,“大刑”伺候!如果不从约束和制衡权力入手, 但靠媒体的监督,类似的滥权现象便不可能消失。
王石川
在河南信阳,共有约3000家村级卫生室,
http://news.sina.com.cn/c/
在我们的集体记忆里,乡村诊所多是寒酸的,
其实,别墅何罪?诊所何辜?别墅和诊并非割裂的组合,
诊所可以别墅,但是权力不能强推。信阳别墅诊所风波的要害,
尤其让人不寒而栗的,该政令“杀气腾腾”,毫无商量的余地。
如果说,信阳官员强推别墅诊所的出发点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改变农民贫困的命运,就得先改变村卫生室。”这话大抵不错,
前一篇:警惕诺而不捐者败坏慈善生态
后一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