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票价是否上涨,应该给个明确说法
(2008-11-18 09:15:18)
标签:
杂谈 |
春运票价是否上涨,应该给个明确说法
王石川
在公布了整整一天之后,国家发改委一份名为《各地积极应对成品油价格上涨及时疏导交通运输价格》的报告,于16日早晨从其官方网站中被撤下。发布报告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中提及的有关明年春运价格的说法被部分媒体误解,明年春运价格是否会上涨,相关研究才刚启动,目前尚无任何定论。(11月17日《北京晚报》)
任何价格上扬的风吹草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都足以感到心惊肉跳。犹记得去年年底,某网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投票者认为,最能反映中国2007年度世态的汉字应该是"涨"。"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得赢CPI",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语。在这一语境下审视发改委《各地积极应对成品油价格上涨及时疏导交通运输价格》的报告,自然让人有风声鹤唳之感。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到来,对于那些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以及像我这样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故乡过春节是纾解乡愁的最好方式,因此不能不关注春运票价。尽管发改委信誓旦旦表示,该报告并不明确表示春运票价会否上涨,但其字里行间的暗示已很强烈——2007年春运期间,出台了道路客运票价不提价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经营者成本普遍增加。2008年春运票价已经很难维持在2007年水平上。相信看了这段话,任何有基本认知能力的人,都会读懂发改委的弦外之意。而且,谁都知道,以发改委的煊赫地位,一旦其确定涨价,那就是政令如山,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尽管发改委"为了避免进一步引发不必要的社会争议",已将该报告撤下,但笔者并没有丝毫的释然,因为撤掉报告不等同于不涨票价。"目前尚无任何定论"的表述,则预示着三种可能:涨,跌,与去年持平。"风乍起,吹起一池春风",备受涨价之困的民众,原本已被生活压力所折磨得神经衰弱,发改委的这一暧昧表达,无疑会加重民众的不安。其实,参照现实体验,一些垄断巨头们每每上涨公众用品价格时,总爱拿成本说事,而发改委每每同意其涨价时,也往往提前暗示,让民众作好心理准备,因此发改委的报告更像是提前吹风,不能不让人疑惧不安。
春运票价究竟是涨还是不涨,发改委应该给个明确说法,别再让民众在疑惧中猜测,在猜测中疑惧。笔者倒认为,观照当今之势,春运票价断无上涨的理由,不仅不该涨,反而应该下跌,发改委应该顺应民意,明确表态不支持春运票价上扬,支持票价下跌,给民众一个定心丸。
为何不应该上涨春运票价?原因很简单,不上涨是相关部门的庄重承诺,不涨只是履行承诺而已。去年,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铁道部作为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对今年和以后在春运期间旅客列车的票价不上浮的承诺是严肃的,是负责任的。既然如此,票价断无上涨之理。若粗暴食言,如何取信于民?
为何应该下跌春运票价?理由有三。其一、当今国际油价遽降,国内油价应同步跟进,作为铁道部和中石油、中石化的"顶头上司",发改委有责任协调双方利益,降低油价,最终还利于民,若协调不好,发改委应承担责任。其二、铁路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更应从管理上、从改革上要效益,如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所称,近几年随着全国铁路改革的深入,以及铁路线网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铁路客运能力已有所加强,为铁路开行更多的临客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其三,当前国务院四万亿的内需政策中,很大的比例是投向铁道部和交通运输部门,有此雄厚的财力支撑,春运降价当是九牛一毛耳,焉有不与民众分红之理?
然而,这只是笔者的一厢自我多情,发改委会真诚地倾听民意,力促春运票价下跌吗?恐怕谁也不敢乐观。更让人忧从中来的是,春运涨价也是可能,报道中的一个细节强烈暗示(其实是昭告)了这一点——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如果明年春运价格涉及变动调整,将会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听证。在听证会业已沦陷,沦为可鄙的听涨会的现实语境下,如果相关部门铆足劲头涨价,听证会难免成为一个苍白而拙劣的道具。
显然,有了如此强烈的行政暗示,民众和媒体想不误读都难。"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相关部门是一意孤行,还是顺从殷殷民意?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