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灾专用帐篷里住的是什么人?

(2008-05-22 21:38:20)
标签:

杂谈

救灾专用帐篷里住的是什么人?

王石川

 

    灾民严重需要帐篷,而救灾帐篷竟出现在各大小区!21日上午10时,网友“安心”在成都商报社区金版的论坛中发表了一篇《现场直播:全搜索捉鬼行动,是谁在住救灾帐篷者?》。帖子一开始就提出个惊人的消息:救灾帐篷不在救援站,而出现在成都各大小区,并随后粘贴了大量网友举报供图。(5月22日《新快报》)

 

    救灾专用帐篷,顾名思义,是灾民专用,事实上,当前灾民正严重需要帐篷。然而,名为救灾专用的帐篷,却非专用,而是招摇地实为他用,四处出没在成都各大小区!这一荒诞的景象,不免令人黯然而悲愤。

 

    诺奖得主阿马蒂亚·库马尔·森早就指出,现代饥荒不同于历史上的许多饥荒,往往是粮食的分配机制被破坏,而不是没有粮食的供应。以之观照,也许这种类比有些蹩脚,但显见的事实是,灾民并不缺少帐篷,因为国人的捐赠源源不断,灾民获取不了帐篷恰是因为分配机制遭到了破坏。分配机制之所以遭受破坏,咎在分配善款的组织或个人。

 

    物伤其类,人同此心。汶川大地震后,国人的善念得到最大程度地迸发,早已过了百亿的善款可以佐证,捋开衣袖踊跃献雪的急切面孔可以佐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和抚慰可以佐证。无须动员,每个有良知的国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表达着善念。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血肉同胞早日摆脱苦痛,为的是灾区群众少一点哀伤,为的是幸存者有饭吃、有帐篷住、有继续前行的勇气。然而,在灾民最需要帐篷的时候,救灾专用帐篷却成了一些人的私货。这,这是多么卑劣的行为。这一行径不仅伤害国人的善念,还直接导致无家可归的灾民继续无帐篷可住。

 

    追寻历史的章节,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在许多时候,善款不得善用仿佛是挥之不去的宿命,善款被挪用、被侵占、被中饱私囊、被挥霍浪费、被分配给个人利益团体的丑闻屡禁不绝。这究竟是为何?

 

    我们知道,比尔·盖茨创立了世界最大的慈善组织——“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比尔·盖茨看来,用好善款比筹集善款更重要,因为若爆发丑闻,对一个慈善基金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基于此,比尔·盖茨夫妇为基金会制定了“15条军规”,为保证善款能够用得其所,该基金会明确表示欢迎外部监督,甚至鼓励举报者直接向司法机关检举。

 

    我们还知道,由李连杰牵头创设的壹基金,最近以来备受公众瞩目,不仅在年初的雪灾中有突出表现,特别是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表现尤其出色,赢得了公众交口赞誉。壹基金是如何保证善款善用呢?据悉,壹基金管理模式借鉴国外慈善机构的管理模式,由流动资金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其账务全部按照国际惯例公开,一年里发布多次财务报告,并在壹基金的官方网站上公开发表,让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正如李连杰所称,每一分钱的流向都有清晰的显示,到灾区去的时候不看收据,要看每个老百姓的签名和手印。

 

   私人性质、民间性质的基金会已是如此,那些国有性质的慈善组织是不是更该如此?

 

    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相关法规,比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2004年出台的《基金管理条例》也对善款使用有了详细的说明。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令》也强调:“抢险救灾,优抚、救济 、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要求在重点公开” 。在法律法规相对健全的情况下,为何仍不时有丑闻被曝露?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缺乏有效监督是最大的死结。尽管法律规定善款应接受监督,但如何监督,怎么监督,如何将监督落到实效,如何让所有的公民进行有效监督,所有这些疑问,相关法律法规在细节上尚未具化,缺少可操作性。因此,个体的公民空有监督热情,也只有付诸东流。

 

    “您的存在会使这个世界从此改变”,毫无疑问,在国人磅礴的热情捐赠下,善款筹备是容易的,善款的数目还是会嬗增的。但是,如果不用好善款,国人的捐赠激情终究会降温。最关键的是,灾民得不到有效救助,必将承担更多的苦痛与哀恸,甚至因之伤亡。

http://news.21cn.com/domestic/difang/2008/05/22/474865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