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石川
王石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19
  • 关注人气:6,6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出鹰鸽之辨反思城管存废之争

(2008-01-22 08:16:12)
标签:

杂谈

王石川
 

    1月21日,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在北京就"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城管执法战线的全体同志应当对此高度重视,深刻反思,查找问题,迅速整改;同时宣布2008年将启动"全国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动亲民、文明、和谐的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建设。(1月21日《检察日报》)

    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甫一公布,城管形象跌至谷底,痛定思痛,当前坊间掀起了一股反思潮,有论者称:孙志刚死了,用生命让我们反思了城市收容的制度;魏文华死了,用鲜血让我们拷问着城管制度。毋庸置疑,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的要害在于,它不是偶然,也不是孤例,它暴露了城管存在的制度性病灶,它引向了一个命题——城管存废之辩。

 

    在这个时节,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在京发表声明,其声明主题很温情,将推行"全国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动亲民、文明、和谐的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建设。这种所谓的反思不痛不痒,是浅表化的哀伤,是礼节性的悲戚,是仪式性的表态,根本没有触及体制之弊,更遑论从公共利益的高度上反思城管存废。当民怨汹涌如潮,当强大的舆论压力忽忽而至,当全国上下剑指城管制度的巨大积弊,全国城管(执法)局长齐聚北京,作哀痛状,作反思状,当然不无临危受命之意,也许还有些许诚意,但不触碰体制之弊,不追本溯源,不作痛切自问,这种声明有多大含金量,大可存疑。由是观之,这或许是城管界在面临巨大危机压力下的危机公关。

 

    不妨看该声明的一个细节:全国几十万城管人员大体分为两派:强硬的"鹰派"执法崇拜权力的威力,配备有盔甲、防割手套等精良装备,往往讲话蛮横、行动粗野;而温和的"鸽派"执法则主张亲民、文明执法,堵疏结合以疏为主……对此,我注意到一湖北网友如此评价道:确有两派。但我看到的,大部分是"鹰"派,即"流氓"派;没几个是"鸽派"的。暂且抛开"鹰"、"鸽"比例,城管执法原本就不该有"鹰派"之称,城管与摊贩原非阶级仇恨,何需全副武装、磨刀霍霍?一个原本维持城市秩序的行为异化、流变为"鹰派",这本身就令人悲哀,就值得反思,试问:谁给了城管暴力执法的权力?"鹰派"城管大行其道,愈演愈烈,不刨根追底反思城管制度,反而大谈特谈"鹰""鸽"之称,只能是隔靴搔痒,于事无益。

 

    城管存在的合法性一直备受坊间质疑,城管的职权法定也历来引起公众拷问。据《南方周末》1月17日报道,有人作过统计,北京城管的执法覆盖13个领域:市容、环卫、城市规划,等等,拥有三百多项职权。一位城管队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只要没人管的事儿民众就会找城管。


    请问,倘若市容、环卫、城市规划等等部门各司其职,恪尽职守,何需设立城管?又何需城管狼奔豕突、招摇于世,冲撞摊贩 ,乃至酿成悲剧?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司长青锋表示,城管是过渡时期的产物。试问:过渡周期有多长?当一些城管行恶不断,过渡周期愈长,便愈是摊贩的噩梦。青锋并主张,通过调整法律由人大的授权、调整城管职权、完善执法程序等对它进行改革。也许,拘囿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以及城市化持续挺进的现状,目前废止城管的确不那么容易,但对其的改革就亟需推进,不容延缓。

 

    当年,小贩崔英杰杀死城管队长事件至今余波未消,是时,人们急切要求改革城管制度;如今,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以惨烈的方式呈现于世,公众再一次呼吁改革城管制度,乃至取消城管。城管存废,何去何从?无论如何,面对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的集体声明,我们切莫被迷离眼睛。须知,只进行姿态性的表白,不进行伤筋动骨的城管体制改革,就难保悲剧不会重现。当然,寄希望城管局长承担改革大任并不现实,一是他们力有不逮,二是他们很难具备壮士断腕的勇气。

 http://news.sina.com.cn/s/l/2008-01-21/00561478703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