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晓旭的遗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07-05-18 09:26:55)

陈晓旭的遗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王石川

 

    今天下午1点30分,新浪娱乐再次连线陈晓旭好友,87版红楼梦的编剧周岭先生,他肯定的向笔者表示,陈晓旭已经去世,但并不是今日火化。(5月17日新浪娱乐)

    扑朔迷离的陈晓旭逝去一事终经证实,网络上下,一片哀声。斯人长去,令人怅惘且叹惋不已。“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曲《葬花吟》仿佛写尽了陈晓旭生前死后的宿命。令人困惑的是,从陈晓旭出家到噩耗传来,不过短短两月有余,试问,如果没有甚嚣尘土的打扰,陈晓旭是否会如此快香消玉陨,实在难说。如今,林妹妹已经凄然离世,她再也听不到好奇而可恶的骚扰了。

 

    当陈晓旭的家人再一次被惊动时,当陈晓旭的旧日恋人再一次被追问时,当87版红楼梦的编剧、主演被一次又一次要求表态时,我想这一定违背陈晓旭的初衷,她一定不会乐意有人惊动她的灵魂,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媒体披露的一个细节是,陈晓旭去世时,只有几个至亲在身边,包括陈晓旭的父母、丈夫、妹妹及陈晓璐夫妻俩都一直守着,就连陈的小姨也是在16日下午才得到噩耗,消息一直在小范围内被严密的封锁着。为什么封锁?这是生性恬静的陈晓旭的无奈之举,这也是对无休无止打扰的厌恶。

 

    遗憾的是,人虽逝去,风波难止,这是一连串让人百味杂陈的风波。在风波里,我们看到了八卦,看到了娱乐,看到了炒作……看到了隐秘被翻来覆去地示众,看到炒作高手们趋之若鹜地添油加醋,希冀分一杯羹。有时,炒作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可以掘地三尺,挖掘出陈晓旭的祖宗八代;它可以触类旁通、细致入微,陈晓旭与几任恋人的罗曼史被全方位地曝晒在公众眼下,连陈晓旭曾经挨过打、曾经闹别扭的细节也被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不知道陈晓旭生前是否看过这些报道,如果看过,这将是催命式的打击。

 

    作为公众人物,陈晓旭不是不可关注,但流于恶俗的关注则让人摇头。那些八卦消息,被夸张的、加工的、放大的小道消息,那些只图一时之快而不去考虑当事人感受的炒作,显然都是不道德的。比如,有人称,陈晓旭之所以出家,是因为公司偷漏千万税款。这种论调对病人陈晓旭来说显然是不人道的。陈晓旭是扮演林黛玉的演员,但现实中已是一名商人;陈晓旭是名人,也是一名病入膏肓的病人。病人需要的是清净,是呵护,而不是不怀好意的炒作,不是炒作者的垫脚石。

 

    陈晓旭还有一个身份值得关注,那就是慈善者。根据现有的报道,陈晓旭慈善基金会(筹备)发布消息说,遵照陈晓旭遗愿,16日创立了陈晓旭慈善基金会(筹备),始创基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基金会基金将全部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公益事业,资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和无力医治疾患的困难群众。面对真假难辨的八卦消息,面对怀有强烈自私心的炒作者,这一大爱显然更值得关怀。遗憾的是,在海量的离奇的怪诞的消息中,这一消息却被淹没了,它甚至没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5000万将救助多少失学儿童?将改变多少苦难群众的命运?将带来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然而,无人关注的尴尬现实耐人寻味。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面对陈晓旭的落寞与遗产,该摈弃恶了,该弘扬善了。什么是恶?踩着陈晓旭博取个人私利即是恶;什么是善?关注陈晓旭慈善基金会,以善促善即是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