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洲女首富的善念比传奇更值得关注

(2007-04-05 23:07:37)
亚洲女首富的善念比传奇更值得关注
王石川
 
    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前晚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终年70岁。坐拥华懋王国的龚如心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封为“亚洲最富有女人”,比英女王还要富有七倍。(4月5日中新社)
 
    这个曾被财经杂志《Fortune》选为全球最有权力女性之一的龚如心,一生斑斓多彩,极富传奇色彩。无论是可堪大书特书的豪门恩怨——“世纪争产案”还是长袖善舞的“投资女皇”经历,无论是“浪漫到晕”的艺术特质还是“超短裙+孖辫”的招牌小甜甜装束,乃至“61岁的年龄,40岁的外貌,20岁的心境”的公众形象,都足以引起坊间关注、媒体追逐。但不得不说,龚如心被娱乐化了,她的所谓绯闻比商业传奇更有卖点,她的豪门恩怨比凄凉遭遇更为人津津乐道。把娱乐化龚如心当作狂欢的盛宴,然后人尽可食,这是莫大的遗憾,因为龚如心的善念比传奇更精彩。
 
    留心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有两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一是龚如心生前简直悭俭成性。一个月的个人支出不会超过3000港币,头发坚持自己剪,护肤品只用非常简单和普通的产品,甚至从来都不到美容院去洗面……二是龚如心早年已订立遗嘱称要捐出大部分财产。几年前就一度筹划在内地开办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并称,大部分遗产捐出作慈善用途,只会留下少许财产给其家人。这两个细节联系起来解读委实让人感慨良多。富而不奢,富而不骄,与此相反的是,富而俭省,富而慈善。按照暴发户的世俗价值观,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一些煤炭大亨不是偏爱炫耀性消费吗?        
 
    越富越俭省,越富越慈善,可以把这类行为归结为财富品质和慈善精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开阔一些,便可发现许多富豪都拥有这种优秀的底色。以富可敌国的李嘉诚为例,一次李嘉诚就成功经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我勤力,我悭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李嘉诚还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我们看到,李嘉诚把基金会当作第三个孩子;我们看到,近年来,李嘉诚投入的慈善捐款以数十亿计。比较龚如心和李嘉诚,有两点完全契合——悭俭和慈善,这难道偶然吗?
 
    当然,从权利维度上来看,谁也没有权力强迫富豪慈善,更没有权力让富豪过悭俭的生活。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民政系统提供的数字,我国的年慈善捐赠数额是35亿元,美国2005年的慈善捐助是2602亿美元。富豪作为社会资源的强势占有者和消费者,该不该主动慈善自然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在一个民粹意识潜滋暗长的关口,富豪在慈善事业上如果能够主动作出垂范,势必有利于化解阶层对立,也有利于积累更雄厚的财富,使自身的商业资本更具慈善情怀。基于此,要实现“以善促善”的愿景,富豪们不妨多一点慈善精神,而我们也要把眼光多投入有善念的富豪身上,而不是迷恋于他们的花边新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