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需要“喋喋不休”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与去年相同。不同的艾滋病日,相同的宣传主题,如此雷同却并非孤例,2002年和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同样都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宣传主题雷同,当然有深意存焉。就“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而言,如此强调并非多余。其深意在于,“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承诺、共同参与,号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恪尽职守、履行承诺。”
政府部门首先应成为履行承诺的主体。卫生部曾承诺,2005年投入艾滋病防治经费将超过8亿,卫生部部长高强也表示,将为农村地区以及城市中经济较为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药物。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的行动计划更是鼓舞人心,到2007年和2010年底,实现的目标分别是:有效干预措施覆盖70%、90%以上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85%、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70%、90%以上。如此承诺不可谓不真诚,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于落实。
在这里,落实的前提是要克服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无知和歧视。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则显示,中国只有13.4%的被调查者知道全部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另有调查显示,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的艾滋病知识极其匮乏。当然,对艾滋病病毒和病人存有误解不独是国人。欧盟曾公布的调查显示,尽管83%的欧洲人知道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不会感染,但仍然有26%的欧洲人认为使用艾滋病感染者用过的杯子会患病。
可见,履行承诺,应对艾滋侵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防艾宣传现在需要老生常谈,不能再谈套色变,不妨对一些地方推行100%安全套保持起码的敬意。“万水千山总是情,不用套子就不行”。此外,全社会的参与还体现在多开展诸如“红丝带万里行”的宣传活动,并且应拿出实际行动善待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在这个世界上,平均每分钟有8人感染病毒,如果说死亡是艾滋病患者永恒的话题,那么关爱就是抚慰艾滋病患者最好的良药。拿什么关爱?履行承诺是最基本的底线。
http://hiphotos.baidu.com/haolin870820/pic/item/89b80bf7edb56122730eece0.jpg
前一篇:房价偏高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
后一篇:计划生育政策新变化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