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选“魅力教师”,没啥不可以

(2006-10-18 20:40:53)

1016日,徐州市“魅力教师”评选活动主办者对外公布了进入前百名的“魅力教师”的资料和图片。此次评选,主要通过短信投票支持,教学技能和才艺表演的形式,最终评选出20名魅力教师。入选者多为年轻老师,教育部门称像选超女。(1017日《扬子晚报》)

不出所料,评选“魅力教师”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先来听听网友的愤怒:“主办者患有大脑痴呆症!”“闹剧闹剧,不懂教育的领导只有坏了中国教育!”“对教师的侮辱,对教育的侮辱,进行错误的导向。”如此暴怒让人吃惊。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失态。该项活动非教育部门主办,这就说明不具备权威性。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搞一个“魅力教师”的评选,不管是自说自话,还是出于哗众取宠,充其量就是一场娱乐。再说,“魅力教师”是自愿参加,没有强制性,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拉倒,纯属个人自愿,他人何须说三道四?

事实上,对这些老师来说,评不评上“魅力教师”都没有负面效应。正因为不是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是第三方的自娱自乐,所以能不能评选上“魅力教师”,都不影响该教师的日后发展。再说了,即便强调外在形象又有何不可?正如学者说,对教师而言,知识修养、业务能力、道德素养等内涵固然不可忽视,但外在的魅力同样很重要,因为学生往往因喜欢你这个人进而到喜欢你教的课,也会因不喜欢你这个人而不爱听你的课。

其实,时代不同了,对老师寄予严格的道德要求和业务要求并无不妥,但对评选“魅力教师”根本没必要上纲上线。一想到老师就想到“红烛”、“春蚕”,赋予的“悲壮”色调,这是不全面的。一想到老师就想到面容清癯、满脸愁苦,就想到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这同样也是偏颇的。要改变对老师死板生硬的惯常认识,就先允许老师作些改变。老师变得时尚一些、光鲜一些、多才多艺一些,有什么不好?如果对老师事事限制,我们又怎能得到心理健全、心态健康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会有什么好处?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how.aspx?id=78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