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校长风采巡展
(2018-10-10 13:54:02)分类: 党政见闻 |
精雕细琢谋发展
脚踏实地谱新篇
——米各庄镇第一中学校长孙国利
孙国利,男,中共党员,1969年生,大学专科,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校长。1991年参加工作,历任米各镇第四中心小学校长,米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校长,2012年9月任米各庄镇第一中学校长。
一上任,他便显出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作风,时时、事事、处处奉献智慧和爱心,为全体师生做好表率作用。五年来,他带领米各庄中学全体师生,脚踏实地,精心雕琢,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谱写了米各庄一中教育的新乐章。
一、做学校面貌提升的推进者
上任之初,校园环境破烂不堪,占地20000平米的米各庄镇第一中学除一栋教学楼,其余校舍均属于陈旧性建筑,校园整体环境脏、乱、差。尽快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刚刚调入米各庄一中的孙国利心中最大的期盼,他说:“有位更要有为,必须改变办学条件,否则,我对不起米各庄的一方百姓”。
孙国利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在教体局、学区中心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学校环境每年都有新变化。2012年争取资金42万建设14个多媒体教室,实现每个班都使用多媒体教学;2013—2014年争取资金380万,建成2540平方米新教学楼一栋(明德楼);2015年争取资金57万元,完成楼前楼后硬化、绿化;2016-2017年争取资金460万元,建设2000平教师公寓楼,并基本完成教学区的硬化、绿化;2016-2017争取资金60万元,粉饰楼道、教室,更新各专用教室设施,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体育器材,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顺利通过省、国检验收,得到局领导表彰和百姓的认可。
五年来,米各庄一中在孙国利的带领下,米各庄一中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团结奋进,环境建设有了质的变化。
二、做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者
“碧草芳天多俊秀,桃花岗上育英才”,孙国利深知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优美的成长环境是孙国利不懈的追求。孙国利带领全体教师合理规划校园,调整绿化布局,让学校实现了净化、绿化、硬化、美化。增强了学校教学氛围,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健康、优雅的环境。使校园环境成为鲜活、立体、形象、丰富的教科书。
真正的文化建设不是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的口号,米各庄一中先后成立的播音站、记者站、文学社、艺术社、体育社、摄影社、计算机社、实验社、书法社、手工制作社等10个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师生的存在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使得师生能够幸福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开展每月不同主题的师生活动,如三月“感恩教育”、四月“青春与法同行”、“激情五月点燃梦想”文艺演出、六月“冲刺完胜中考”……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学校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学生对学习不再感到乏味,让师生思想境界得到洗礼和提升。
几年来,米各庄一中环境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刻苦学习。师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三、做学校发展的管理者
孙国利始终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向管理要提高,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执行过程中“严”字当头,“公”字为先,情理并重,使学校步入了规范化、目标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孙国利致力打造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集智慧、形共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孙国利充分发挥每名班子成员的优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自觉为全校师生排忧解难,全校上下形成合力。营造出了和谐的发展氛围,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进行。
为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孙国利将师德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师德水平;学先进,用先进典型事例去影响教师;敲警钟,用违反师德形象的反面教材来警示教师;高要求,严格按照师德建设文件来引领教师;严管理,用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规范教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米各庄一中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形象。
四、做温暖师生的引领者
任现职以来,孙国利一直非常关注全体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帮助师生成长,带给师生关怀,温暖师生心灵。
2012年迎接省督导评估验收召开学校班子会时,孙国利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图书天天躺在图书室睡大觉,没有师生借阅,是不是太可惜了?不如把图书请进北楼大厅,供师生自由阅读。当时,大部分班子成员是反对这个提议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图书会丢失,会给管理带来困难。后来,他以退为进,选了个折中的办法,先把500本图书摆放在大厅供师生自由借阅,取名为“读书吧”,先试验一下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激发了师生的读书热情。孙国利抓住时机,进一步完善读书吧的运行和管理。读书吧的便捷和实效性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认同,同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多次表扬。
2013年,学校七年级韩**同学父亲重病卧床,母亲离家出走,本就家境贫寒的韩**又患骨膜癌,急需手术费用15万元。得知此情后,孙国利带头捐款200元,并号召全体师生捐款救助韩**同学,仅两天就募集善款2万余元。他又积极联系河北电视台采访并报道此事,社会影响力使各界爱心人士捐助13万余元。手术费够了,韩**同学的手术很成功,孙国利倡导的这次爱心活动汇聚成了一股温暖的力量,感动了每一个人,温暖了米各庄一中。
孙国利心系每位职工,关心他们的冷暖,为因病致贫的老师申请贫困救助,守着病逝的老师直到入土为安。爱、责任、担当,他用自己的言行温暖着、感动着每一位米各庄中学的师生。
五、做师生行为的示范者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是孙国利的工作信条,他这么说,也这么做。
初到米各庄一中工作,看到学生在校内骑车造成秩序混乱,孙国利积极联系市交警队警官来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并带领师生宣誓:为了自身与他人的安全,一定遵守交通规则,不在人多的地方骑车,尤其不在校内骑车。会后要求师生互相监督,从自己做起,请全校师生监督自己和班子成员的行为。他带领班子成员进一步抓落实,对一时改不过来的个别行为谈话批评。由于他的榜样作用,短短一个学期就收到显著效果。这样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一个校长的管理理念,他常与班子成员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领为先导在后,当领导就得从思想、行为上为师生起先锋示范作用,要走在前面,同时光自己走的快不行,还得要引导师生团队跟我们一起走。”
五年来,孙国利严格自律,用自身正气和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校师生一步步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从最初的上、下学校内骑车混乱状态,到现在的上、下楼梯井然有序,大课间整齐的课间操,每每看到这些,家长和来到学校的各界人士都夸赞:米各庄一中师生的素质真是高!
六、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执行者
打造幸福教育、快乐教育是孙国利滋滋以求的教育梦想。怎么能让老师教的幸福,让孩子学的快乐?怎样让孩子喜欢上学校,喜欢上老师呢?是他多年思考的问题。2013年5月孙国利带领七年级教师奔赴二十三中参加教研年会,引进“四人互动”小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自身学生情况打造实效课堂。试行以来,成效显著,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米各庄一中中考成稳步提升,摆脱了全市范围内落后局面;2016年中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75名考生中10名同学达沧州一中录取线,河间市一中录取53人,成绩居乡镇中学之首;2017年中考成绩续写辉煌,以490分的录取钱跃居全市第五名,56名同学生升入市重点高中,其余同学均升入普高、职高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辛勤的工作结出累累硕果,优秀的教学成绩多次荣获得市上级部门表彰,获得一方百姓认可。
五年来,米各庄一中成绩喜人,发展变化有口皆碑,但孙国利却说:“米各庄一中发展刚刚起步,与兄弟学校比还有着很大差距,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激情的干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校发展永远在路上,我们相信,在孙国利带领下,米各庄一中全体师生同心戮力,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