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2019-12-11 13:17:41)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木樨肉是典型的北方菜,原料除了猪肉、鸡蛋和黄花菜,山东孔府的做法要有黑木耳和玉兰片(笋片),北京的做法要有黑木耳,金针菜和黄瓜。此菜胜在制作方便,原料随手可得;味道清新,口感丰富、老少咸宜。不需准备很多时间,对于不经常下厨的人 ,是一个很容易上灶颠勺的生活体验。

旧时黄河两岸北方大多为鲁菜为主,可以西至河南,北到东三省,京津就更不必说了,饮食就是花样不断的翻新,也多在肉食与蔬菜的调配之间,多口感和多味道的动物内脏,海河湖鲜的干货,山珍菌类,飞禽走兽,奇异珍果,大的席面多以花样奇特而见长。

普通百姓则以综合附加,浓郁多样的重口味见长,木须肉就是平民饭馆的首选,三两瘦猪肉,三枚鲜鸡蛋,水发木耳黄花,(晒干黄花菜,俗称干货为金针),肉丝或薄片,上浆勾芡滑炒,鸡蛋打散炒碎,勾南酒薄酱油,投配料,佐时令蔬菜,黄瓜片,莴笋片,玉兰片,甚至土豆片,青椒片,鲜笋片,鸡腿菇片,皆可入菜,饭馆讲究的必切成菱形的象眼片,色泽红亮,荤素巧配,佐酒下饭,实属亲民,早年饭馆,门前幌子,彩纸书写,小黑板详述菜单皆为头条。

临近年关腊月,殷实人家,更显示对长辈老人的敬重,棉门帘挂上,火炉生上,空气中微带煤硫燃烧味道的暖和,升腾着温暖,八仙桌的一侧,凉拌白菜芯,内容除了白菜芯以外,大概也就只有酱油醋和一撮咸盐几滴香油,碧绿的菠菜呛拌粉条,那是每逢年前集市上买回的一小纸包黄黄的辣芥末,在蒸笼上,小碗调匀芥末,蒙上一张湿纸,几分钟即可,如再加菜的话,就是肉皮冻煮腌菜和姜汁藕片了,四碟冷盘,长辈上桌,孩童们绝对没有今天的威风,偶许老人和颜,也就是筷子捡起一撮,塞到孩子嘴里,吩咐屋外玩耍去了。当炒木须肉上桌的时候,酒也就喝的差不多了,跟随着米面干粮,一碗热汤,就是富裕人家,米饭也是稀罕的。

至于,招牌上的木须肉,苜蓿肉,木樨肉,大概也都是笔误,内容也就都是肉片儿炒鸡蛋配上黄花木耳顺手青菜罢了,家庭和饭馆的区别就是,木须肉在家炒,就舍不得那宽油滑炒,没有那么滑嫩和精致,吃有肉的菜,已经是很高兴了,还有酒。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拔哥食单@/《木须肉与木樨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