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双皮鞋穿上脚的时候,那年我二十一岁,在此之前,穿的都是力士鞋(白色或蓝色),解放鞋(军绿色胶鞋),灯芯绒的塑料底布鞋,鞋底有棕色或者白色,也叫模压边,总之那个时候鞋坏的挺快,鞋的破损除了质量意外,年龄呈反比,年纪越轻坏的越快,老了鞋却弥越结实,旺盛精力,蹦跳纵横,跑步打球,高的想摸摸,远的想跳跳,鞋的寿命也就短暂了,等你老了把一双鞋子穿破,甚至成了一件难事。
皮鞋往往和正装在一起亮相,只不过七十年代还没有西装,与其衬托的是中山装,口袋明装,解放服,口袋暗装,口袋盖都是有一种桃形的弧度,中间垂直与扣子,中山装有锁眼明扣子,解放服口袋盖有一布鼻儿,系住那枚小口子,一条涤卡毛料裤子,脚蹬一双鞋油擦的铮亮的皮鞋,摩登劲头也就彰显了,俗话说的好“鞋穷一身穷”,毛呢料子裤笔挺,黑皮鞋锃亮,即便上身是粗帆布洗白的蓝色工作服,也一点不输,当下的“杰尼亚”“爱马仕”“普拉达”。
皮鞋皮靴,亦是由西方传人,中国的靴鞋大都是蒙麻布匹植物所制,至于马上民族皮靴沿革,也到了摩托车手配备之装备,牛皮,猪皮,羊皮,鹿皮,鳄鱼皮,都是做鞋的材料,早年摩登一双三接头,青年式,多为系带,橡胶鞋底为多见,脚跟易磨损处,一左一右钉一橘瓣形状铁掌,鞋与马蹄亦有异曲同工之嫌。正装皮鞋,需深色袜子衬托,且袜腰不得松动,西装除了衬衣搭配,领带腰带手表也不得马虎,脏皮鞋,正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里说的,看窝囊邋遢男人的鞋子,就是镜子把一个人的本质凸显。
从什么时候不穿皮鞋,或者是说正装皮鞋?余亦有二十几年,称之为旅游鞋,网球鞋,跑鞋之类的运动鞋,耐克,阿迪,彪马,茵宝,美津侬,纽百伦和休闲服装一并伴随过去了这些年,鞋柜里朋友早年送的一双劳埃德德国正装皮鞋依旧在安静的搁置,只不过看到锃亮的皮鞋,总会联想老客腊嵌花的皮鞋,西装里面的背心,以及口袋里插的手帕,领导人觐见一群黑夹克衫白衬衣红色背景下的官员,麦克风后边高谈阔论的不忘初心。偶见,男扮女态,漆皮鞋高吊裤,花衬衣面孔嵌着钉,肥大的裤子,漏出两根筷子般的细腿,挑着两只硕大的漆皮鞋。
至于男人穿白皮鞋,穿浅色皮鞋,总会联想起民国里的摩登和修剪整齐的胡须,笔直的文明棍不下雨携带的雨伞,以及口袋和扣眼直接联系的怀表,历史和鞋一起进步,当下正装皮鞋除了那些重要的场合,一般有更多的选择,一双合脚的鞋,竟然和家庭夫妻的关系一般重要,多功能利于很舒服的行走那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