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的随笔《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的千姿百态

(2018-07-26 17:23:15)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味在舌尖
拔哥的随笔《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的千姿百态

拔哥信口说@/《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之千姿百态

现在,流行什么“粉”什么“迷”,实际上我就是一个“豆粉”“豆迷”,豆制品皆为我独喜。

五十年前,粮店对豆类则有专门的供应计划,每逢季度末和油票一同发放大豆票,每月一斤,可以凭票买三斤豆腐或豆芽,吃豆腐是改善生活,增加营养的重要饮食结构之环节。

有时候大豆从粮店买回来,自己也可以生豆芽,温水泡一夜,然后盖上湿布,温度适宜,每天换水,不消四五日,一盆生机勃勃的豆芽就成长完成了。特别是冬季蔬菜比较少的情况下,豆芽是不错的开胃菜,黄豆芽焖面条,是我们家的经常菜谱中的一页,四两五花肉,炒熟,将豆芽倾入,翻炒,加食盐酱油,趁豆芽蓬松之时,将机器加工的鲜面条,抖松均匀散落于菜上,盖严实锅盖,带汤汁收尽,蒸汽变小,就完成了这道焖面条,说是焖面条还不如说是用蒸汽蒸熟的面条,待蒸汽落下,用竹筷把面条和豆芽肉丝拌匀,佐以大蒜,配小米稀粥,这顿伙食曾经被我的朋友经常点食前来。

豆腐也是我的专爱,炒豆腐,炖豆腐,炸豆腐,豆腐汤,豆腐水饺,豆腐大包,豆腐皮,豆腐丝,豆腐干,千张百叶结,腐乳臭豆腐,麻婆豆腐,葱烧豆腐,凉拌腐竹,海鱼炖豆腐,喝酒佐餐,逢年过节,豆腐都是我的首选,好像席宴没有豆腐,就掉了一点胃口。过年搬家,送礼过去都有送豆腐一说,“都有福气”。

南方豆腐细嫩,北方豆腐坚实,过去豆腐点卤水,杨白劳好像喝的就是那种液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也是俗语常在嘴边,现在据说豆腐是用石膏点的,那究竟就不好推敲了。十七八年以前,一位上海厨师,表演了一碗用内酯豆腐切的细如发丝的羹汤,曾经震撼了一些食客,后来得知是在水中操作,刀工也是细致精湛。

江南美食,有一道下酒小菜,素鸡,素鸭,素火腿,也有到了季节的美味汤食腌笃鲜,鲜笋,咸肉,小排,百叶结,砂锅炖食,一味清汤,慰心扉。那百叶结就是豆腐薄皮制作。

去趟日本也是餐餐见豆腐,只不过是味道清淡,制作也略微简单,一方豆腐,几滴酱油,远不及无锡豆腐干香甜酱鲜。川府成都专门去了,王麻婆豆腐店,虽在闹市,虽有名望,却国营老店,似病入膏肓,半死不活,菜式时难恭维。有新鲜肉丁,郫县豆瓣,葱花姜米,南酒生抽,鲜嫩豆腐,时令豌豆,爆炒勾芡,点油出锅,并不是绝佳手艺,普通人家就有高人。

腐乳臭豆腐,山东大葱,夹食新出锅的热馒头,滚热的小米绿豆粥,也是独有特色,北方腐乳咸的重度,南方腐乳甜的清爽,北方豆芽以黄豆发生,南方豆芽多以绿豆生长,两头掐去,名曰,鸡丝豆廷,也有鸡丝两头掐之说。由吃食之看,南北有别,气度也是不同,仔细上下功夫,北方粗旷,南方细腻。

拔哥的随笔《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的千姿百态

拔哥的随笔《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的千姿百态

拔哥的随笔《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的千姿百态

拔哥的随笔《拔哥食单》(素食篇)1—豆制品的千姿百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