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拔哥信口说@/《收废品》
过去有个部门叫废品站,是固定的门市,上面归属物资回收公司,行走在街巷胡同拉地排车的叫收废品,再往前的称呼是叫“换洋火”,即是说,废品其人收走,给你的是火柴,或者是糖果 小玩具等等。
我们小的时候,所谓的废品,就是玻璃瓶碎玻璃,破铜烂铁,旧布头烂棉絮,旧书本旧报纸,收集积攒起来,换些零用钱,一角钱以上的要上交家长,至于那些钢镚零钱则有孩童自由支配,这也就增加了孩子们收集寻找废品的积极性。
在机关的垃圾箱里寻找旧书报,在建筑废弃物里寻找旧金属,碎玻璃,在工厂的角落里寻找旧金属,换得零钱,第一去看小人书,一分钱一本,买个糖豆解解馋,买一捧葵花籽磕磕牙,那个时候,没有这多垃圾,垃圾除了炉灰就是烂菜叶,就连吃的橘子也会剥了果实晒干了皮,吃个杏儿也会留着杏核,吃个西瓜留着瓜籽,牙膏皮儿挤的干干净净以后卷成小块,旧鞋底儿也会收集起来用于造纸,破铁锅,烂铝盆,也都是稀有金属供应于金属冶炼,至于剪下的头发渣,发辫长发,也有专门用途,几根猪骨头也会回收用作制胶,无所不收,物资回收公司,废品站,当时也是一个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只不过没有这个新名词,那叫支援国家建设,奋发图强,厉行节约,勤俭建国。
转眼四五十年,那些废品也都不见了,收购废品的结构也重新分化了,国人开始进口外国的废品,绰号叫“洋垃圾”,其实就是“洋”废品,游街穿巷的三轮车,收购的是旧电视,旧冰箱,旧洗衣机,旧空调,旧家电,旧家具,其实也不旧,现在开业多,关门的也多,处理财产也要有个地界,新的上万,旧的二千,至于,那些家庭产生的纸盒,酒瓶,只有吝啬的领导家属,土豪的老婆还是沿袭“勤俭”的家风,包括收集酒店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和拖鞋,虽是家产万贯,敛获不花钱的物件是习惯。
旧衣物,旧用品,以捐助的形式,有集合的地点,不管结果如何,总归是有了许多的去处,现在的废品,已经变成了汽车,回收报废汽车,是个了不起的大行业,也像是收废品,给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