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拔哥的随笔 |

转院来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老病房,单间,旧楼,窄小,阴冷,停了暖气,济南总有那么几天冷暖不接的日子,好在有卫生间,有热水,卧床老人用东西多,晚间俩人陪,俩小时侧卧翻身一次,能铺开一张小床,一只固有的沙发,也倒是方便。
医院处于大明湖风景区,新修的景区和全国旅游景区一个模式,就像是一个筐里的鸡蛋,除了红皮白皮就是大小之分,钢筋水泥修个亭台楼阁,做个铜门,竖俩铜人,栽些花草,弄些彩灯,旧石头修个地面,春有桃红柳绿,秋有金菊晚秀,一湾碧水,倒影与城区,一条仿古老街道,几个和尚几座小庙,说是历史遗存,也说物质遗产,都是哄着游人掏腰包,挣这面子做政绩,一大片老建筑拆了一个干净,一堆新垃圾赫然挺立。
过去,此地旧石板路面不足丈二,两侧木质两层小楼面,前店后厂,二楼住宿,石头根基,皂墙皂瓦,街头一粉墙定有大字墨迹遗存,酱园,當铺,药局,酒肆,饭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此地依旧是旧时风貌,曲水亭,后宰门,西贡界,县西巷,按擦寺,这些旧街名足以渗透了历史的浸泡。文革的红太阳语录标语口号,虽有颜色剥落,倒也有时间沉积的时代感,不像是一个花岗岩地面,栏杆,桥面,就有了厚重之感。
八十多年以前,母亲儿时就是在这个地区,由祖母母亲兄长移居济南的第一个住处,就是曲水亭街旁的一个小巷子里。饮着泉水,浣洗衣衫,一晃眼快一个世纪了。陪床在医院,思绪游走在医院周边,和老母亲聊天,说着过去的事情,不痛苦,疾病进入稳定期,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也就罢了,说话聊天就是好药。
1939年5月,济南市公署在杆石桥外红十字会地址设立的“济南市立诊疗所”是“市立医院”的前身。
1940年1月,“济南市立诊疗所”由杆石桥迁至皇华馆,并更名为“济南市立医院”。
1942年4月 “市立医院”成为当时济南市唯一的公立医院,由著名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尤家骏担任院长。
1948年9月16日济南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市军管会接管“济南市立医院”,同时成立院委会。
1949年4月,济南市政府卫生局接管“济南市立医院”。
1953年9月14日医院更名为“济南市立第一医院”。

null

null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