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些事情遭遇时间轮转,不说巧合,倒也是有些相似,母亲住院聘一护工小杨,性情温和,手法娴熟,喂水喂饭,服药输液,排便舒尿,每天二十多个小时,只有这几天老人老人安稳了,才有片刻歇息,每两三个小时翻身也是,难得休息一个安稳觉。护工的辛苦。不是钱买来的商品,是对职业和人性的认真,从话里听出来,小杨是信奉耶稣基督的。
我的曾祖父是个有头脑的人,明末清初祖先从山西移居自山东潍坊昌邑,有一门石匠手艺,养家糊口绰绰有余,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我的祖父,生于光绪年间,幼年读私塾,到了民国,省城开埠,就送来济南在老乡的店家,过去说叫学买卖,也就是做店员,文书记账,礼尚往来,颜面行事,也学得一些生意场上的经营策略,行情把握。
旧时流行,到了成婚嫁娶的年纪,还要回原籍娶亲,这样,祖父就回乡娶了祖母马氏,祖父韩子高,祖母韩马氏,解放以后,改名称叫马松贞,小脚高个头,相貌清秀,手脚利落,干活麻利,干净整洁,手工女红,饮食烧饭,都是行家里手,和祖父生下一双儿女,就是我的母亲和其兄长,一位生于一九二二年,再就是我的母亲生于一九二九年,再后来,曾祖父在原籍去世,祖母携曾祖母一双儿女投奔济南的祖父。
事由变迁,祖父在济南另有了家眷,无奈这个自原籍移来济南的家庭,就要再另行寻找生活来源,虽有少量祖父资金填补,但是因为祖父经商的时候结交闲杂人员混乱以致沾染了嗜毒的喜好。很快家业也就败落,难以维持,年仅四十岁就离世了。这样一家人就落入更加困难之中挣扎了,祖母经人介绍,去了济南刚刚成立的结核病防治所,去当陪护,也就是当下的护工,以贴补家用,也就是说,我们家里的老人也曾经做过“护工”这一职,一九三六年,母亲刚刚七八岁,就给日本人看小孩,曾祖母给别人家洗衣裳,这样一家人勉强在济南这个城市生存了下来,说是老济南人,我们这家三代生活的经历应该是比较有典型的济南商埠开埠的缩影。我的诞生地就在旧时的火车站前的经一路。
今天母亲入院治疗,依旧请了护工小杨照料,不知道也是与护工又有了渊源,曾祖母也活到八十多岁,祖母患有肺结核于一九六四年二月一日去世,享年五十九岁。母亲今年九十岁,舅舅活到九十三岁,母亲不被意外跌倒,这家里还是有长寿基因的,护工真是一个协助家人度过难关的好帮手,心理上生活上,有一个好护工不容易。
二零一六这一年,也算是四世同堂了。


2015年,这一年也算是四世同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