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拔哥信手拍@/《坂茂建筑展》
“坂茂大部分作品的基本特征都带有实验性色彩。他不仅在面对问题和挑战上,而且还在建筑工具与技巧上都拓宽了建筑领域。他善于发现标准部件及普通材料,诸如纸筒、包装材料和集装箱等的新用途。”凯悦基金会主席对坂茂在建筑结构和材料上的创新颇为赞赏,而走出所有为灾民提供的援助项目,其实我们也不难看到坂茂不断尝试的脚步。
对于坂茂来说,社会责任意味着使用一些建筑材料,像硬纸管、竹子、泥砖和橡胶树(rubber trees)。这些材料不仅容易得到,而且便宜,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在建筑界,坂茂也以敢大胆使用最廉价、最脆弱的材料而闻名。2006年,他用中国竹编帽子设计的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从其他153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日本神户大地震时,他仅用一天时间,为失去家园的灾民盖起了一座纸筒教堂;他还提出用传真纸筒芯代替钢筋水泥的想法。
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7年至1980年就读于南加州建筑学院,1980年至1982年就读于库柏联盟建筑学院,1982年至1983年在东京为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工作室工作,1984年获库柏联盟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学位,1985年在东京建立私人企业,1995年任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顾问,1995年至1999年任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1996年至2000年任日本文化唐纳·基尼中心助理会员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他的纸教堂后来在台湾地震后移至台湾桃园,全镇男女老少共同搭建,成为灾后恢复重建新生活的心灵之源。多年之后,纸教堂及其周边广场又成为当地人婚庆喜乐聚会的场所,纯粹的精神寄托之所融入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物质追求。优秀的建筑在人们的使用中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