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拔哥信口说@/《怀念早年挣点钱的日子》
八十年代初期,国民经济恢复中,商业开始繁荣,市场也开始建立,商场做个招牌,有机玻璃泡沫大字,玻璃钢做泥模,结构钢架子,矗立于楼宇之上,霓虹灯刚刚恢复,制作很是笨重,一个不大的招牌,需要很笨重的变压器,特别是刚刚时髦的铜字制作,都必须书写美术字,或书法字放大,没有电脑照排以前,手艺是美工的绝活。
一个城市总有一伙美工组合,包装装潢,橱窗布置,招牌广告,展览统筹,活儿不少,挣钱不少,按工取酬,名曰“干私活”,一伙人忙上一周左右,每个人多了挣个千儿八百,少了也有三百二百,相比之下,一个月工资几十块钱,阔绰多了,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很舒服的兜里有几百块钱揣着,买个录像机,买个平面直角,买个立体组合音响,买个金利来,买个耐克鞋,去下个涉外饭店,吃个刚刚有的三星级宾馆,买瓶茅台也就是一百七八十元。顺水的钱,来得容易花的痛快,说实话,没有多少住房可以买卖,没有多少私家车可以买卖,也就没有更多的消费大头。九十年代初,一个城市的银行刚刚有了中国银行长城卡,却没有消费的用途,只有取得了报酬是一张支票的时候,存在长城卡里,三天以后,就会取出不菲的现金收入,可以用卡来消费,购物,住宿,这就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计算机颠覆了美工的生涯,手艺便被机器替代了,可是商品房,私家车,用银子的地方就多了起来。
私人股份公司,私人企业老板,千万亿万富翁,也就不鲜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