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信口说/看电影

(2017-09-02 08:03:43)
标签:

杂谈

拔哥信口说/看电影

拔哥信口说@/《老玩意/看电影》

有些活动,就是循环的一个圈,我早年看的诸多电影,赶上了一个尾巴,就是六十年代,文革还没有开始,成人票甲级两角,乙级票一角五分,学生票七分,暑期学生票五分,孩提时代,就是喜欢枪炮激烈的故事片,文革前正好是文艺最繁荣的时期,《智取华山》,《古刹钟声》《英雄虎胆》《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铁道卫士》几乎每周都有观赏,住在市中心,周边的电影院都不超过一刻钟路程。

文革开始那些“毒草”就都没有了,只有新闻简报,纪录片《对虾》《泥石流》《火山爆发》。到了《创业》《青松岭》《海霞》《春苗》上映的时候,文革就基本结束了,《闪闪的红星》和《卖花姑娘》的上映,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文革前的老电影,外国电影也就多了起来,那个看电影的高潮一直延续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彩色电视机的普及,节目逐步的多了起来,电影院的萧条也就开始了,录像机,影碟机,卡拉OK,极端的扩张,电影院成了半老徐娘,无人光顾了,打入了冷宫。

说是五六十块看个电影,随时进场,一天轮流上映,椅子舒坦,音响悦耳,立体声,3D,也都轮番热起了新一轮电影热潮。过去,济南唯一的一个宽银幕立体声影院,就是大观电影院,进场发一幅眼镜,那个著名的电影叫《魔术师的奇遇》陈佩斯的老父亲陈强出演的。

文革前看露天电影,一般都在单位广场,夜幕降临,带个板凳,看着三脚架支撑着的两台电影机,丝丝拉拉的播放着跳动,断片,亮灯的轮回,注意,正式开播前,一定会有宣传教育的幻灯片上映,讲卫生,有礼貌,请勿随手乱扔果皮纸屑,工人俱乐部的露天电影院,冰冷的水泥台子,就怕下雨,电影看不成了,又不退票,这就是吃了大亏。

拔哥信口说/看电影拔哥信口说/看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