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衣尽在泉水畔

(2017-07-29 08:22: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爱的物件
洗衣尽在泉水畔

拔哥信口说@/《五十年前济南的夏天》25

济南过去是个不缺水的地方,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富裕的泉水一直激喘的滋润着这个城市,旧城区一直沿用早期每个街巷,大约百米之内有一自来水管设置,并有负责看管人,每月买水票,也就是一种竹签,或者纸板做就的凭证,一挑水,一个票儿,两个白铁水桶,一个竹扁担,或者木担杖,两头均有铁制挂钩,挑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重量,商埠地区,大多院里都有自来水管设置,水泥方池砌就,水池有孔,排水置下,连接下水道,一年三季院中居民,围绕之洗衣洗菜,刷锅刷盆,到了冬季,水管会裹上草苫子,用绳子缠紧,也有用木盒子装上锯末作为水管子的保温,冰封雪地也偶有将水管子冻住,往往会有居民用热水将水管烫开,始用如初。节约用水一直是居民遵守的守则,一个月的水费,电费使用都是轮流由院内居家精准统计,比如,一家几口人,一家几只灯,每灯多少瓦,都会有详细统计,并张贴于院内醒目之处,我的父亲四十多年来一直是我们院内,公益统计计算公布人。

我们夏天洗衣,蹲坐在铝盆一侧,一个大搓板,一块洗衣皂,济南当地最为有名的就是《华光》的肥皂,比起差点儿大还有《金牛》肥皂,洗过的衣服有一股淡淡的清爽味道,我见到洗衣粉的时候,已经临近文革,母亲买了一袋上海《白猫》洗衣粉,那泡沫真是丰富,但是,引起我喜爱的是那防水纸上印刷大而精致的大猫图案,那时候是没有塑料包装的。

老城区,洗衣是用竹篮子挎着衣物,棒槌,去到著名的趵突泉西侧的大坂桥,小坂桥,东流水,江家池,沿河一带 ,挤一个位置,将水湿润衣物,抹上肥皂,用棒槌有节奏的敲打起来,也有老人家不厌其烦的采摘成熟的皂角,用水泡软,上炉子煮沸,发酵几天找空瓶子盛起来,拎着去当作洗衣液,伴着泉水清凉的温度。老姊妹,老邻居,唠着家常,做着家务,垂柳树下,棒槌声声,也是一番消夏气氛,当然,这都是妇女之流的劳作,大老爷们却都是一侧肥皂,塔拉着呱嗒板,一跃进泉池,洗着凉水澡,涮着留有汗迹衣衫,夏季,就是汗衫背心裤头,一把水就是干净过了。

现在,一家几台洗衣机,滚筒的,单缸的,洗小件,洗重物,皆有专攻,洗的方便了,水也流畅了,洗衣液,洗衣粉,柔顺剂,消毒剂,洗丝绸,洗毛织,洗纯棉,洗婴儿专用,云云总总,花样儿多了,那洗衣服的搓板和棒槌,却成了民俗风情的纪念物,一阵风,五十年,都消失了。

洗衣尽在泉水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