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2014-02-13 10:13:24)
标签:

生活细节

谈天说地

天地纵横

外行说话

分类: 拔哥的随笔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我不懂气象,不懂天文,也不懂地质地理,但是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夏暖冬凉,南方炎热,北方清爽,这是天经地义的老话。

    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四季分明,有些变化的就是夏天比四十年前更热,冬季比四十年前更暖和,夏天的雨水更少,冬天的雪更小,这不这个蛇年的冬季已经过完,马年的春天已经来临,雪的影子只是一闪而过。不说是发展带来了雾霾,也不说变化带来了温室效应,只是说个实在话,冬天俺这北方有暖气,室温也有十八度上下,夏天也有了买空调和电扇的实力,呆在屋子里也是凉爽快活,二十四五度也是惬意,可怜的就是每每冬季的南方冻雨,冰天雪地,交通遇堵,车祸连连,电塔倒地,通电遇堵,农作物遭灾,可怜的人们更加难受,还有那没有暖气的室内外一般的寒冷。

     那些南方同胞一再遭受煎熬和气象的折磨,比如说,去年夏天,南方就遭受了两个月四十度的高温烘烤,这不冬季又来临,冻雨又降临了这些地界,说是巧不巧,都是在长江沿线,自云贵高原北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条冻雨带,一条炎热带,每每都是冻雨丰盈,高速难行,灾难频频,翻出近百年的气象记录,难有如此现象,基本上再说百年一遇,也说不过去了。只说温室效应,百年未遇,气象学家咋了?一年又一年,咋再说百年不遇,现在是年年都是一个样子。

     外行的我说说闲话,说得不好,也不担责任,言者无罪,只是讨论无妨。自然的力量是经过验证的,长江之所以选择了这条航线,基本上是选择了水往低处流的原则,不像黄河随意改道,长江这条路线是经过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形成,除了是水道,我感觉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是气道,是大气环流的通道,就是一条大烟囱,舒畅的将空气输进这三峡,这长江,这辽阔的流域,这自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川藏高原,随着水流带动着空气流畅,夏天带来清爽,冬季带来暖流,就在崇山峻岭之间,就在水流和气道之间,有一股力量推动者两湖两广的粮仓,苏浙江淮的沃野,江河湖墅的良田,而是中国最为富饶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看着这冻雨寒流冰雪泥泞,纵观历史,上朔千万年,找找原因,不就是一管烟囱被堵塞了吗?过去北方冬季生煤火炉子,一个硬道理,要想炉火旺,每周都要打烟囱,清烟囱灰,这样不堵塞,就流畅,燃烧也要空气,夏天少雨多酷暑,冬季严寒多冰雪,其实都是烟囱堵了,三峡大坝上升到了175米,上升的水,也就是替代了烟囱灰,就是堵塞的烟囱形象比喻,堵塞了,就形成空气不流通,冬天更寒冷,夏天更闷热。长江就是一条大通道,除了传输的水量还有的就是流畅的空气遇到了堵塞!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拔哥随笔-73-天气的烟囱效应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雨夹雪,零下5度至零下1度。今天是贵阳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天气十分寒冷,路面上都有凝冻。真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春二月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