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到宜兴看龙窑

(2012-11-30 09:50:44)
标签:

边走边拍

风情万丈

感悟随笔

美好新世界

文化

分类: 心爱的物件

初到宜兴看龙窑


 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

   龙窑是中国古代陶业工人的非凡创造,以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龙而得名。宜兴龙窑,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一般长约30至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米开着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澜)50多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一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紫孔(鳞眼洞)。龙窑的尾端一般不放烟囱,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它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水焰长,灰粉质较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初到宜兴看龙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