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拔哥的博客
拔哥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527
  • 关注人气:1,6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州看塔亦看画

(2011-05-07 08:38:41)
标签:

原创情感

春心荡漾

感悟随笔

建筑环境

谈天说地

闲时扯淡

魅力显现

分类: 美味在舌尖

郑州看塔亦看画


     去了一趟郑州,登上了中原的第一高塔,其实中国人喜欢挣第一,喜欢弄大的,搞大的,世博会,奥运会,全运会,要弄就来个大的,好象不弄大的,就不是当领导的气魄,但是所谓大的,大多都是空的,都是虚的,都是为了显摆,为了别人为自己叫一个好,用那好多银子装一个脸,造一个亚洲第一或者第二,如同人们带着一个硕大的金项链,硕大的翡翠戒指,告诉别人俺有银子,不光身上的,家里还有,看到的这个塔,就是这种心情,塔上塔下,转完之际,一幅全景画儿,展现与眼前,如同在一个庸人的家里看见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奇世珍宝,无接缝的巨大背景,有油画表现的细腻,有远近虚实的处理,有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结合,有山山水水的细微点缀,特别是将那些无数领导的各种无味和莫明其妙的意见指示会集与此,我也似乎看到了作者强忍的毅力以及一种不妥协的无数次修改而寻求的第三条路线。好在,我们还是看到了一幅艺术性很强感染力很壮观的作品,不愧为,专家点头,老百姓拍手的好作品!中原大地山川河流的缩影,悠久历史和现实与前瞻的结合,很少见到的大而有内容的好作品!同时又对未曾谋面的画家晏阳工作精神很受感动,看到了老弟的心血和努力!祝贺!!!!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难得有大手笔来创作这样的巨幅,油画的魅力极为好的体现,明亮,精致,自然,亲切,整体,细腻,有宏大的气势,也有虚实的细节,最近几年,都是大的,虚的,急得,慌的,赶的,空的,难有此作品的坚实。反倒显得那座塔,整体外观的粗糙,室外浮雕的牵强,周边环境的单调,室内楼梯的狭窄,天花板材料的低劣,地板和围栏的缺乏设计,唉,就像是一个美女落难于粗俗的荒郊野坡。不知对否?各级领导的英明意见,可能是这个建筑到了今天的原因!最为成功的就是这幅全景画!郑州看塔亦看画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郑州看塔亦看画
      最后一张,是在塔的高端拍摄的实景,其它的则是全景画儿的节选! 

      是一种很大的、360度环绕的画,通常在一个大型建筑中展出。多以油画为主。画面覆盖圆形大厅整个内墙面,可供观众环顾四周以欣赏。以不同时空和众多情节场景组成的画面,从不同的侧面反复强调同一主题。并陈列一些与主题有关之模型于画面之前,在剧院式灯光效果下,与画面重叠交错,作为一种辅助表现手段使观众获取身临其境的真实而特殊的感受。有的甚至加上音响、旁白、活动模型和道具,形成一种综合性艺术。题材多为战争场面,美术史上第一幅全景画为爱尔兰画家巴凯尔1787~1788年完成的。19世纪后期,全景画在法国、德国、俄国、波兰、匈牙利等国先后发展起来。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规模宏大。中国画和日本画中山水、风俗长卷,在一定意义上可认为是全景画,例如中国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但慢慢的由于照相等技术的出现,加上进入有全景画的建筑必须付费,全景画的吸引力就越来越小了。而正是这样,如今全景画也所剩无几。

    《锦绣中原》全景画分为手绘油画和地面塑型两部分,总面积为5720平方米。经过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中国唯一认证官吴晓红现场对该画进行垂线测量和手持激光遥感探测,测得该全景画手绘部分长163.520米、高18.422米,总面积为3012.365平方米。

  该画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以手绘油画为表现形式,集中展现了河南18个省辖市96处山川原野、城乡风光与自然景观、人文胜迹,包括“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洛阳龙石窟、安阳殷墟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部隔天送递、富于创新、震撼人心的宏伟画卷。

  该画由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画家集体创作,自2006年5月8日开始,他们走遍河南全省写生拍照,构思作画,绘制草图。现场创作历时345天,耗用3吨油画颜料,于2010年12年08日绘制完成。据介绍,目前国内全景画题材一般以单一战争题材为主,而在国外则以宗教题材为主,像《锦绣中原》这样以自然、人文类为表现主题还十分罕见。观者站在360度旋转平台上,便可次第观赏这一含纳河南96处自然人文景观的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