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哈雷

标签:
原创情感生活细节谈天说地闲时扯淡信手拈来镜头散步汽车 |
哈雷摩托既有几万美元的高档型,也有几千美元的低档型,还提供租赁服务,所以谁都消费得起。除了摩托车,哈雷还为车迷开发了各种二线产品:帽子、头巾、内衣、袜子、夹克衫、靴子、钱包、打火机等各类服饰,让哈雷迷们可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副武装。
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如同一群在社会生活中左冲右突的困兽,但他们最终在哈雷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种纯金属的坚硬质地,炫目的色彩,大排量、大油门所带来的轰响,甚至烫人的排气管,都让他们疯狂。为了与狂热、叛逆、不羁的风格相配,他们从此穿上印有哈雷标志的外套、破了边的牛仔裤和粗犷的皮靴,身体上刺着哈雷的标志,也给社会带来冲击和震撼。对他们来说,这甚至比遵纪守法更能表达爱国精神。
80年代后的美国,“嬉皮士”们早已不见踪影。但哈雷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1983年,哈雷车主俱乐部成立,使哈雷迷们更加亲密。到了2002年,成员已超过65万。
哈雷也在不知不觉中,由叛逆群落向主流社会渗透。特别是90年代后,白领人士面临日益增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越来越渴望有一种可以释放和解脱的方式。这时,哈雷当然是首选。扔掉西装革履,穿一身“哈雷服”呼啸而过,如同纵马驰骋,真切地触摸大自然的灵魂,远比坐在密闭的轿车中过瘾。但是,他们这种放纵很不彻底,身上的刺青是贴上去的,摩托车也许是租来的,只是愿意在短时间内远离尘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