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2010-05-06 07:57:23)
标签:

原创情感

真情的工作

春心荡漾

放飞心情

镜头散步

文化散步

文化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http://club.pchome.net/thread_1_20_5423549.html

“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11月,建筑面积达29491平方米,其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与它同等规模的宰牲场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在美国和英国。它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材料也都是从英国进口的。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谢晋的《大李、老李和小李》和周星驰的《功夫》都作为片场之一。

据网上的资料记载:宰牲场主体建筑内部分为宰牲场、废肉抛弃所、鲜肉市场和冷藏室。南楼和东楼为牛舍,北楼一部分用作饲养猪、小牛、羊等,另一部分为宰猪场,其中下面三层为人工宰场,四层为新式宰猪场。

建筑最初共有四层牲口栏,能容纳牛1000头、羊1500只、小牛300头和猪300只,存栏的所有牲口都须进行屠宰前检验。宰牲场有一条3.62千米长悬挂式传送带,在整个屠宰过程中,每个工场派一名稽查员进行检查,宰牲场全部工作人员为6名外国人和75名华人。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

装载牲口的卡车到达底楼后,牲口被赶到一个有高围墙的坡道上,通过地面一个陷阱式的设计,牲畜会滑入独立的处理室,用电击设备将牲畜电击后再处理,整个流程显示出当时对动物的人道态度,牲畜基本上是在没有痛觉的情况下被处理的。坡道地面故意建得很粗糙,有专门的防滑设计,而且实行人畜分离的通道设计。四楼有完整的流水线,每层楼天花板上都有可以传输的挂钩,将牲畜倒挂传输到各个流程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1933 老场坊的历史:

  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工部局在今沙径路10号建虹口公共屠宰场。

  1919年8月:英租界工部局在虹口"里虹桥"九龙路附近扩建宰牛场。

  1931年: 上海工部局在今沙径路10号开始营造"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1933年11月:沙泾路10号建筑落成。

  1934年1月:沙泾路10号投入使用。

  1935年: 沙泾路29号完成并投入使用。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强占工部局宰牲场,作为市立第一宰牲场。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沙泾路屠宰场由日伪政府接管。

  1945年8月15日: 抗战胜利,沙泾路宰牲场由社会局接收。

  1946年: 沙泾路宰牲场发展成为当时远东规模最大的一所宰牲场和全市2/3的鲜肉供应库。

  1949年5月2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进驻市立第一宰牲场。

  1949年6月8日: 由解放军军管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卫生处先后派出军事代表王亭、接管专员张祥等同志正式接管该场。

  1951年6月: "两场"统一行政管理,统称"上海市营宰牲场"(南、北场),开始接受华东区土产公司猪业运销部的委托。

  1953年5月:国营宰牲厂(沙泾路宰牲场)在屠宰牲畜的同时,开始了猪苦胆等脏器的采摘利用,猪脑下垂体还出口捷克。

  1958年9月: 成为国营上海冻肉加工厂。

  1969年: 沙泾路宰牲场成为东风肉类加工厂、上海长生食品厂、上海肉类食品厂、上海食品研究所、上海市食品综合机械厂等的驻地。

  1970年: 改为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

  2002年: 完全停产。

  2002年以后: 长久处于空置和废弃的状态。

  2005年10月31日: 这座建筑被上海市政府正式挂牌为优秀历史建筑。

  2005年12月24日: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开始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深入考察。

  2006年6月: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上汽集团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机构联合组成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对工部局宰牲场开始启动前期工作。

  2006年8月1日: 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就老场坊与原业主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老厂房的改造工程。

  2006年8月4日: 举办老场坊设计规划搞得征询会。

  2006年8月: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工部局宰牲场定名为1933老场坊。

  2006年9月16日: 上海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对老场坊进行文物保护研究论证。

  2006年10月22日: 组织进行老场坊规划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并最终确定中远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为老场坊保护性修缮工程的设计规划单位。

  2007年1月:上海老场坊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全面负责1933老场坊项目的管理。

  2007年11月1日: 1933老场坊修缮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历次名称变更:

  1933-1937年: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1937年-1950年:沙泾路屠宰场、市立第一宰牲场、屠宰场(北场)

  1951年-1953年:上海市营宰牲场(北场)

  1953年--1958年: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上海宰牲厂

  1958年-1969年:国营上海冻肉加工厂

  1969年:东风肉类加工厂、上海长生食品厂、上海肉类食品厂、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市食品综合机械厂

  1970年: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

  2002年:完全停产

  2002年-2006年:处于空置和废弃的状态

  2006: 1933 老场坊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老工场的新设计--1933见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