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甜沫

(2009-10-17 08:19:13)
标签:

简单至上

精致生活

朴素无华

设计无限

分类: 美味在舌尖

    做为济南当地的小吃,有特点又有特色,能说的出口的还真没有几种,这叫我们生长在这座泉城的儿女们,说起来真的汗颜,有一种只见于济南,而且被广泛食用的可能甜沫就是其中之一吧。

甜沫

    在我的记忆里,最初的甜沫,是作为饭店的早点,其实就是一种咸味的粥,济南不象北京,没有多少清宫遗少,没有多少达官贵人,居民中能上饭馆吃早点的也是不多,当时也没有象现在这样的摊点,何况在计划经济的五六十年代,粮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去饭馆的基本上都是有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生火做饭的条件,而还有不薄的经济收入。

    那时济南活动于老城区的居民大概最有口福,老城区就是指西门桥以东,南门围子墙以内,东门青龙桥以东,大明胡以南不大的内城墙以里,这里大多数都是几代的老居民,商埠就是指现在的经纬路,济南西部市区,在过去繁华的街道,就是现在的泉城路和共青团路。过去叫院前大街和估衣市街,估衣市街剪子巷北口路北,有一家《雷家粥铺》,院前大街有一家《王家粥铺》,因为时间久远,名称是不是颠倒了,那就是我的记忆存储出了问题,那是的饭馆,这两家就是济南最有名的甜沫制作名家,当时大概还没有名家和非名家之分。

     主料就是新鲜的小米糁,也就是小米用磨,研磨成糊,当然要很细的糊,煮熟的花生米,豇豆,油炸的豆腐泡切成半公分的小方丁,豆腐皮细切成丝,还有粗粉条,煮熟备用,用清油呛锅,葱姜末爆香,在出锅的时候,洒上绿菠菜碎屑,胡椒粉和新鲜的姜末。盛在一个大概有上百斤的大陶瓷缸内,佐以油条或者馓子,鸡蛋包,芝麻烧饼。当时还有一种笑谈,有经验的吃家往往在早上七点二十分去喝甜沫,因为一大锅甜沫熬好,其他佐料漂浮于粥内,通过常年的食用,花生米的浮力大概在七点二十的时候,盛在自己碗里的最多,当然在那时,在遥远的外地能收到通过邮局寄来的山东的花生米(当时的限制是每次两斤),那是一件多么自豪和珍贵的礼物啊,说的远了。还是甜沫,那时的价格是五分钱一碗,我那时端着一个大号的搪瓷缸,买上两碗,走上接近一公里,在黎明的泉城,踏着剪子巷流着清泉的石板路,只有十几岁的我,要歇上几次在可以回到母亲上班的单位,因为母亲早已起来工作。在当时的粮店,准备轧一天销售的机器面条,那时手工面条远没有现在受欢迎,挂面和机器面条是时髦的享受,那粘粘糊糊的手工面条包括懒锅面,都是小市民家庭手工之作,现代化的进程就是转来转去回到过去。几十年过去了,当今还有那么一两家可以喝的甜沫,也就是回民小区清真大寺门口小摊的《周家甜沫》,小纬北路的《甜沫唐》了。

       随着逝去的岁月,那么放心的饮食却离得我们越来越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来的新名词就是--化肥--农药--高产---农膜--温室--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