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叫《汽水》的文章
(2009-07-14 12:27:05)
标签:
纯属转载感悟随笔生活细节谈天说地文化散步温故知新珍藏旧忆 |
张强说他今天喝了一瓶北冰洋,一块五一瓶还超级难喝,然而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无数新品种的饮料永远无法达到北冰洋汽水当年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百事可乐以及可口可乐在现在也不过是两族鼎立,而在那个年代孩子们唯一承认最好喝的饮料只有北冰洋。(有点广告嫌疑,呵呵,但你可以随便去问一个在北京长大的90年以前出生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里,陪伴他们长大的汽水是什么?唯一答案只有北冰洋。)
北冰洋汽水就是那种黄色的桔子味道的汽水,装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味道有点象现在的美年达但没有那么甜,上面是铁皮压盖,瓶子上会有突起的北冰洋几个字,那是最原始的包装,因为实在是我太小时候的记忆了,所以具体那上面的字是怎么写的我实在是记不清楚了,或许那会我还不认识字。后来的包装就是白底红字上面写有北冰洋,好像还有一只北极熊,但我始终认为换了包装以后的北冰洋没有原来的那种好喝并且因为瓶子的外形改变了总觉得比以前的少了好多。
小时候的饮料除了妈妈单位发的那种浓缩桔子汁最喜欢的就是北冰洋汽水了,因为那种桔子汁要兑好多水所以一点甜味都没有,而且每次奶奶给我冲的时候都会只放一点点桔子汁,这让我很不满意,因为那样就会完全没有味道,而每次我抗议的时候奶奶都会对我说太甜了我的气管炎就会发作。这时候我就会无比希望能赶快到夏天,这样就可以用厨房里那一箱空的北冰洋瓶子换汽水喝了。那时候去买北冰洋汽水都得拿着空瓶去换,我记得大概是两毛五一瓶,每次妈妈给我五毛钱说你去换两瓶汽水喝吧,我就会高兴的去厨房掏出尘封了一个冬天的落满土的空瓶子美颠美颠的去小卖部换汽水,记得家门口的那个小卖部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奶奶开的所以每次都会照顾我从冰柜的最底下拿最凉的给我,而每次我还会苛刻的把几瓶都摆在冰柜的盖子上比较哪瓶最满(从小就那么鸡,我也真够可以的,哈哈)。最喜欢那种冻得有一点冰茬的,喝起来又解渴又好喝。那会在大街上卖的汽水都是把汽水搁在一大块冰上面卖,整块的冰上有好多半圆型的槽,汽水一瓶瓶的放在槽里刚刚好,让人看着就觉得这汽水肯定够冰,喝起来也肯定解渴。
就这么喝了好多年,好多年,至少在我的小学时代一直是去小朋友的奶奶家开的小卖部换北冰洋汽水。其实,北冰洋不只有汽水这一种产品,还有一种冰棍叫“双把儿”,现在好像还有的卖。那会在屈指可数的冰棍种族里“双把儿”是绝对的老大统治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和路雪”。那会其他的冰棍真的是绝对意义上的冰棍,都是把兑了水的桔子汁巧克力汁冻在模子里插上一根棍一冻就成了,然后满大街推着蒙着被子小车的老奶奶等着我们小学生放学来她这买五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当然,这些冰棍都是没有品牌的要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绝对的三无产品,但是我们依然在夏天上学前放学后小心翼翼的打开书包从铅笔盒的最底层拿出五分钱的钢蹦儿换取一时的满足。那时的“双把儿”就完全不同了,一般的老奶奶那是买不到的,我只有去国营商场的冰柜里才能买到,当然,国营商店是我们那种小孩不敢轻易进的地方啊,每次都是和家长去商店买副食品的时候才会在哀求半天的情况下得到它,充满奶油的味道的“双把儿”,虽然依然是用纸包着的但那种感觉就好像吃了两毛五的冰棍就比吃五分的冰棍高一个级别(从小就有着那么强烈的虚荣心)那时候不用粮票的东西都是奢侈品,所以,有品牌的冰棍只能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买。
写了这么多好想再去买一瓶北冰洋喝喝啊,最好是冻出冰茬的那种,还有充满奶油味道的淡黄色的双把儿,但是真的想买到他们已经是很难实现的事情了,品牌的逐步发展使我们得到了好多也失去了好多,儿时记忆的甜蜜和物质窘迫的酸涩使那个年代永远停留在了我的童年时光。搬家了,那个小卖部也就消失了,小朋友的奶奶听说也早就去世了,然而挑哪瓶汽水更满的年代永远不会从我的记忆里消失,北冰洋这样的记忆中的品牌也永远不会消失,至少他们陪我走过了充满幻想和物质需求的童年。还让我明白了,稀有才会珍贵,我会把这段时光永远珍藏在我曾经遗失的记忆中。
后一篇:让人心仪的人像摄影--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