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恺老师

(2008-06-18 03:06:51)
标签:

生活记录

情感回忆

艺术赏析

情感

杂谈

文化思索

大恺老师

这是先生在一个画廊的留影,背景和先生之作品无关。

大恺老师

      与杜大恺老师相识是在二十多年以前,我与韩济平先生创办《青年艺术家》杂志时,大恺先生是我们的智囊,在艺术见解和文化意识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思路。当时先生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和袁运甫先生一起,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壁画创作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时有许多的朋友围绕在先生的周围,快乐和融洽经常伴随着大家,虽然现在这些人也成了教授,成了艺术院校的院长领导,成了美术出版方面的专家,成了比较有名气的画家,但是在先生面前还是依然象过去一样,相聚时一顿大酒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先生不象过去一样由白酒改为了啤酒,但是在先生身上学到的一些对现实生活态度,对美食雅故由衷的兴趣,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对美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犀利观察和实践,仍然是幽默和风趣倾谈过程,先生的来到已经成了我们当地朋友相聚的盛大节日。

     我们见面是大都以杜老师相称,有时也叫大恺老师,背后也经常以杜老和老杜相称,其实,先生并不老,只有六十六岁的年龄,先生戏称,二十年以前就有给其让座的。当时师母年轻秀丽,女儿珠珠又是先生的中年得女,外出时,经常被误认为祖孙三代,也是戏谈。

     先生书法--是二十三以前题写与我,当时我居于陋室,遇雨常淋,先生题为此斋馆名称,一直是我的闲章常用。先生风趣,对一些画作和低劣的作品,一般不做评价,顶多就是一句,“画框子还是不错的。”听着音响,看着电视,桌上放着报纸,手里点着香烟,和我们聊着天,另一只手里握着画笔,画着外文出版社的《中国寓言连环画》,一旦先生取得一些稿酬的时候,一顿美食.大酒,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群学生和朋友,一年到头的创作,写作,近百篇为学生,朋友题写和编撰的前言题记,这就是先生的风度。先生今年八月一号在北京举行的画展,也可能是另一次相聚和快乐的时候。

大恺老师

先生和师母

大恺老师

在著名画家的发烧音响的环境下,看着墙上那张先生的画。

大恺老师

http://bbs.9degree.com/UploadFile/2006-6/2006629971176538.jpg

http://www.artokok.com/upfilephotos/2007-4/artokok.com_20074415388544.jpg

相关信息

http://baike.baidu.com/view/810315.htm

http://ad.tsinghua.edu.cn/qhmy/teacherinfo.jsp?teacherID=20

http://www.tushucheng.com/author/pss63o84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