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北京见闻艺术谈天说地文化 |
1982年,一路坎坷的周氏兄弟终于遇到贵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十分欣赏他们的作品,安排在学院画廊展出。1985年2月5日,两个籍籍无名的青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花山壁画艺术展览”,展出了180幅作品,得到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张汀等老画家的高度肯定,刘海粟写下“环玮博达,开创一代新风”送给周氏兄弟。
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这样评价周氏兄弟的创作:“他们是走向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中一直坚持走严肃学术路线的精神强者。在无奇不有的美国艺术文化氛围中,他们难能可贵地保持住自己的志向,不断磨砺和构建自己的艺术风格。”
周氏兄弟艺术的整体形态是通过现代的中西融合方式形成的意向性抽象绘画,富有拙朴原始的粗犷风格和抽象表现的语言特征,于大刀阔斧的挥洒中把点、线、面的节奏与韵律推向新的境界,形成塑造与写意跌宕开合的恢宏气象。那些源自花山壁画象征性的符号,通过激越的情感变为不朽的生命精灵,闪现出丰富的视觉感性和强烈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展现了由中国文化精神支持的意志与个性,他们的艺术首先在美国、继而在欧洲许多国家产生影响并融入西方主流艺术。
丝绸和铝板上的的作品
丝绸和铝板上的的作品
周氏兄弟的海外艺术之旅是一种精神之旅,也是中国艺术家与西方艺术的对话之旅。他们以不屈不挠的努力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我们欢迎他们“回家”,并共同展望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新的前景。
本次“周氏兄弟30年艺术回顾展”分为两大板块:一块为周氏兄弟各时期图片、文献,全方位地展示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创作,并特设阅读区,借此让国内观众了解周氏兄弟的人生传奇和海外奋斗道路;另一板块则全面展示他们不同艺术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
前一篇:在离城中很近的湖畔小酌
后一篇:烦恼与人生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