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2007-09-14 20:03:55)
标签:

人文/历史

艺术赏析

时事评论

知识/探索

生活记录

一组细节

谈天说地

北京见闻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这是在北京高碑店老家具一条街,离此不远五环路背后的一个加工厂,那里正在修复一件巨大的古建筑,大概是一个庙堂式的建筑,那里已经成了一个古建筑和古家具的集散地和销售修复市场。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这里是沿京通快速的四惠地铁站附近的--新光天地,一个北京新矗立的豪华商场,和上海的恒隆有一比拼。国际知名品牌云集!刹是豪华!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这件老建筑,看起来大概有约三百年左右的历史,从建筑风格上看很象南方的建筑风格。这也是一种新的生意,在遥远的穷乡僻壤 ,象这样一座没落和陈旧的古老庙宇,可能以十到二十万的价格卖出,经过这样几个月的整修,可以拆装的古建筑便可以卖到几百万。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对面就是在中国建筑业造成不少轰动的潘氏SOUHU.新光天地的建筑在如此显赫的地区 ,由此周边地区成了高档消费环境。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梁架的结构,处处体现着精巧的构思,中国古建筑就是以对称和重复,减力和负重,可拆装和卯榫的咬合,以及我有许多我不懂的方面组成了那么多精美的建筑精华。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全球化的进程,建筑弄得都像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就像中秋的月饼一样,无非就是商标和馅料的不同罢了,有咸蛋黄的,有豆沙的,有果仁的,从东京到伦敦,从纽约到北京,玻璃,金属,石材,拼凑成的一个一个所谓大师的--盒子型,花型,球形,不等边型,奇异型,诡异型的作品。在不停的浪费着,由山石制造的水泥,由地下开采的矿石制造的金属,还有制造的光污染,热力和能源,空调以及电力的浪费。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在没有了那些古老了的物件和建筑以后,我们还有什么和其他国家的区别呢?记得日本有一所大学,就是把一座古老建筑,在新生入校的时候,把它让学生编号拆除,在过后的几年里,慢慢的了解和熟悉它,在大学学业结束的时候,完整的重新组合起来,矗立于它原来的地方,让这种工艺延续下去,让这种民族的建筑和制作的传统继承和保存下去。

历史进程中建筑的对话

    我们有那么多的建筑学校,学院,设计院,可能没有几个古典和传统建筑的教育的学科,没有几个院系,可能只有几个整天呼吁和奔走的老教授和热心人,只有普通工人和工匠凭个人的经历和自己掌握的技艺去修复,把其当作一种传统技艺,建筑艺术来继承,我在看着玻璃盒子的同时又联想起刚刚经过的高碑店,在距离三公里之内的两个反差,也是我这个外行的一点不着边际的感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