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力量”——全国专家博客笔会四川行的第二天

标签:
梁清绵阳一米阳光七里香云南网毛利辉 |
分类: 走遍天下 |
“记录中国力量”全国专家博客笔会四川行:第二天
毛利辉文图
绵阳,夜的八点半。这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后悔。
吃完饭,各博客作家、专家们都在入住的绵州宾馆里开着空调写博,可能还听着悦耳的音乐,喝着爽口的铁观音。而我,不得不在绵阳城里招手停了一辆三轮车,拉着我到处找网吧。我感叹于绵阳这个正在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百万人口大城市,还能这样的宽容和仁厚,能让那么多“影响市容”的三轮车,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随意穿梭,值得学习和敬佩。
出 发
或许有网友会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旅行。的确,能和来自全国数十家网站博客的优秀编辑、知名博主在美丽如画的四川各地愉悦地畅游一个星期,绝对是令人梦寐以求的难得机会,况且,代表云南的,就只有我和云南网的七里香同学,我也是倍感荣幸。
如果说这趟行程是幸运的,但我们大家还是同感时间紧,任务重。因为要通过我们的视角,从一个层面去见证,汶川地震灾区在全国各省市的帮助下,通过三年重建所取得辉煌成就,以及灾区人民在地震三年后的新生活,我们的肩上是压着担子的。
在昨晚的晚宴上,主办方通知,今晨的早餐是七点二十,八点准时出发。晚饭后,很多博主嚷嚷着要去拍成都的夜市,包括我,很想去。可最后去的不多,大家还是在担心,明天是否能够起得来?
最终,我还是出了问题。到凌晨五点时,就开始梦着,要起床了。七点二十准时起了床,吃了早点,拉着拉杆箱,“行李放在行李车上。”工作人员很热情地帮我把拉杆箱提进了专用的车里。
上了车,意外遇见大连天健网的刘畅等俩位老师,打了招呼,并请她向曾来过昭通,并为我家乡父老送去25口水窖修建资金的王毅老师问好后。刘畅老师说,你改乘到这辆车了?我才发现,我搭错了车。


映 秀
不止一次对这个美丽且诗意的名字哭泣。
5月12日,在这一个普通却又极不普通的日子,这座曾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瞬间被世人知晓。撼动世界的“5.12”汶川8级大地震的地震源点就在这里。近乎在一瞬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数以十万计的生命瞬间消失,让十多亿国人悲痛万分。
早上9点左右。“映秀到了!”在同行的吆喝声中,我揉开眼睛,车已经停在了一个宽敞的坝子里。而我的身上,也多了一条羌族特有的黄白两条哈达。
下了车,我们按照既定的行程,相拥着走向一个广场。
只见小镇街道两旁,全新的羌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路边朵朵摇曳的小花和正在发芽的各种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微风吹过,不禁令我心旷神怡。
主办方简短地在中学遗址上举行了此行活动的启动仪式。我则因为昨晚在北方人面前逞强,说云南的昭通人很能吃辣子,而导致此时的肚子疼,到处找厕所。
个人觉得映秀的公厕太少,或许是我没有找到,反正我是排队了,且出来的时候,车队不见了,我们的人不见了。慌得我急忙打电话给云南网的七里香同学,可偏偏电话欠费还没有缴费,急死我了。好在小卖部的羌族阿姨心好,借给我电话,找到了七里香,原来她还在遗址前的广场上,默哀呢。
结束仪式。没有拍到仪式和献花,不过我想大家都拍了,再拍也是多余。干脆和七里香各自照一张相留念,并深切缅怀遇难同胞。
之后是参观。正如前面所说,这座东莞援建的小镇已完全具有现代化小镇风格。而令人欣慰的是,劫后重生的小镇居民,已经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小镇上“一米阳光”等小店焕发了勃勃生机。
遇到梁清的时候,老天正洒下阳光。身着羌、藏等风格融为一体民族衣饰的梁清,手牵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他叫黄宇浩,地震后出生的。”看着自己的宝宝,年轻的梁清一脸幸福。我不禁想起我自己,三十岁临近,还没有结婚呢!
水 磨
抵达这个小镇之前,我的确没有弄明白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小薛同学的话,“水磨是必须去的一个地方”的含义!
从映秀去水磨镇,好像不远。沿途,到处可见飘扬的红旗,以及恢复重建的有关标语,振奋人心。而远远近近大山上的累累伤痕,以及公路桥面被折断成一片片碎叶的场景,我仍旧能感受到,当地震来临那一刻世界末日的恐惧。
“水磨镇今天有数万游客,请通知大家下车后一定要跟上大部队,不要随意独自行动。”小薛同学的对讲机里,传出来的信息。我不解,今天乃周一,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来旅游啊?
水磨镇有大门,上面写着,“广东佛山援建。”当地群众在大门两侧载歌载舞,排队迎接我们(云南的孔雀来了,他们当然也迎接其他客人)。走进小镇,才发现,这哪里是小镇,分明是一座城市,至少比我老家,大关县城大多了,且全是古建筑风格,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也是我的老家,豆沙关古镇,同是地震后重建小镇的景象。
重建后水磨小镇有广场,人们在那里载歌载舞,好像是庆祝一个什么节日。我们没有去看节目,主要是没有时间。而是直接走上台阶。我抬头望,台阶上面,有宏伟的古建筑,听说,水磨古镇就在后面。
人多。几万人不夸张。我凭着个子小,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顺利地连钻带爬到了梯子的尽头。抬头一望,这像宫殿的建筑墙上写着“大禹故里
熊猫家园——汶川”字样。难怪刚才还看到了河面上有很多,不太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很漂亮,原来是大禹同志的杰作!
大禹的铜像在殿里面,大家争着合影。同行的云南老乡、代表凤凰网博主出席笔会的、原云南军区组织部长、我的忘年交至诚大兵哥哥要我帮他,给他和大禹铜像合一张影,然后他也帮我照了一张。
逛完大禹殿,我们走进了水磨古街。文艺队给我们表演舞蹈,刺绣的大妈们在街边摆成了一排。古色古香的民居屋梁上挂着腊肉,加上小吃店炒菜的绕梁清香,我饿了,真的饿了!
正好此时,我发现了街边,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妇女们集体在小吃店吃饭;身着僧服的僧人们,也在素食店吃饭。我学着其他老师一样采访,用蹩脚的“普通话”问他们各种问题,他们用我不懂的民族语言回答我,羞得我急忙咽下口水,狼狈出逃。
吃完午饭,我们又抓紧时间逛了逛。已建好了的汶川八一中学,在建中阿坝师专,等等熟悉的名字逐一映入眼帘。
当然,更吸引人的是,身着盛装的羌族姑娘们,她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女,在水磨小城里行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不禁拉开长焦,多照了几张。
绵 阳
离开水磨后,我们一百多人分成了三个组,分别深入绵阳、阿坝等灾区。我被分在了第一组,去绵阳的北川、江油、广元,还能参观李白故居。
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想走这条线路。因为,就在去年,我去过北川新旧县城。
上车后,我就开始疲倦。昨晚没有睡好的瞌睡一下子上来了。但我怕耽误沿途的风景,所以强睁着眼睛。但后来我发现,除了我和司机,车上的二十来人全睡觉了,我也跟着睡,哈哈。
到绵阳,已是下午四点半。绵阳真大,不愧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那次来时是晚上,还真没有注意。
我们直奔人寿保险绵阳公司。公司举行了一个“抗震救灾汇报会”。据悉,该公司在职工和家属数十人遇难、损失上亿元的情况下,还能够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理清思路,排除万难,及时开展理赔工作,除赔偿了五千多万外,出资数百万援建了小学,确属不容易。为灾区有这样负责任的企业而欣慰!
晚 安
直到宾馆,下车收拾行李的时候,我才发现,早上不但车坐错了,我的行李也放错了,目前已经被第二组的行李车拉到了阿坝州,“偶买噶!”
我真正开始后悔。万事还得细心啊!
这时候,可能大多数专家作家们都已经在入住的宾馆里写完博客,正开着空调,听着悦耳的音乐,喝着爽口的铁观音,看电视,唠嗑呢。
而我,不得不在写完博客后,匆忙在网吧下的大街上,招一辆三轮车,拉着我回宾馆。
我也不得不感谢,绵阳这个正在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百万人口大城市,还能有这样的宽容和仁厚,能让那么多“影响市容”的三轮车,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随意穿梭,让我能在绵阳这清馨的夜色中,在朗朗的春月下,欣赏这诗画般的绵阳夜景。
绵阳,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