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新闻晨报》:昭通网友倡议捐建水窖

(2010-03-25 14:03:16)
标签:

水窖

上海新闻晨报

旱情

毛利辉

刘安全

昭通

分类: 精彩转载

关注西南旱情  网上大量涌现捐水帖

网友倡议捐3000元建水窖

2010年3月25日  B06:互动·网事稿件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张 

    至今已持续数月的西南旱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号召捐水捐钱的网帖大量涌现。日前,一篇名为《云南,旱情很揪心》的博文抛出了“援建一个水窖,比捐水更来的实际”的观点。博主、云南昭通的毛利辉,以其亲身所见所闻,讲述了当地村民自建蓄水井抗旱并初见成效一事,为捐助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无论捐水还是水窖,在这样的日子里,国人的每一份捐助都蕴含着对于灾区同胞的美好祝愿。

花钱买水送灾区

    随着旱情一再持续,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坐不住了,各地论坛上随处可见号召募捐的帖子,其中捐水帖尤多。网友“云南咸鱼”便发帖《关注云南干旱,我为乡亲送吨水!!!》,讲述了他带着女儿从昆明赶赴云南山村送水的经历,详细地描述了部分地区用水之困难,“小孩两天只能喝到一杯水”,以及乡亲们对于他们送来的水的渴望,“每人拎一只水桶出来,排成长长的一排准备接水”,呼吁网友们行动起来。

    而在新浪微博上,“我们每人捐一瓶水,给受灾严重的地方送去”的呼声同样此起彼伏。网友“@mikekyd”称“我愿意自己出200块钱买水给灾区送过去!我觉得我这200块钱最起码可以给两个三口之家换2个月的饮用水了!”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响应,网友们捐水的热情也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推动中高涨起来。

云南村民自建地下水窖

    在层出不穷的“捐水”声中,网友毛利辉“援建一个水窖,比捐水更来的实际”的提议吸引了不少眼球。他在博客中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云南昭通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水平社区十组农民刘安全带领全家在菜地旁挖地下水窖蓄水,以保证家庭和春耕用水一事。

    据毛利辉介绍,为早日修建好地下水窖,以便在解决用水困难的同时,在春耕的关键时刻保证作物播种,刘安全年迈的母亲和一双未满10岁的子女都参与了挖井工作,通过全家人整整1月的努力,一个深十余米、直径3米左右的地下水窖已基本成型(图1)。井口上几根木料摆成井字形,十来块木板铺在木料上,形成了简单的井口工作平台,水窖底部已经渗积了少量水(图2)。刘安全年仅7岁多的儿子非常懂事,一次次地将石块装进大桶,一步一晃地运到井边(图3)。

    工作平台上方,刘安全用三根木料捆绑成一个三脚架,三脚架上又吊了一个定滑轮,人员和施工材料通过这个滑轮下到井内,既安全又省力(图4)。采购加固、包装水窖所需的25包水泥和10立方米沙子,刘安全花去了1200元钱。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该水窖基本能够满足农作物灌溉和牲畜饮水需要。一想到“每天都能储蓄水200余桶,过两天就可以栽种洋芋”,刘安全的母亲就不禁喜上眉梢。

网友倡议:捐水不如建水窖

    毛利辉向记者介绍,云南昭通已经持续大旱几个月,而刘安全所在的村子附近没有河道,仅有的几条溪流已经全部断流,于是不少村民都将希望寄于这一口口地下水窖上。而以一个8米深、直径3米的水窖为例,如果村民们自己动手,25包水泥、10立方米沙子以及一些其他材料,3000元左右便能建好一个水窖,这样一个水窖“每天大约可以积下50公分左右的水”,可以基本满足二至四户人家的灌溉用水。

    关于建地下水窖蓄水抗灾,有水利专家称取决于其地下水位线的位置以及相关地质情况,若严重旱情持续下去,地下水位线一降再降,水窖有可能将蓄不到水。不过,正如毛利辉所言,相比于捐200元解决两个月的饮用水,捐建能够持续收集地下水的水窖堪称“治本”之策。一个个水窖可以成为村民们防旱抗旱的定心丸,应该对现在、对未来都更具实际意义。
 
《上海新闻晨报》:昭通网友倡议捐建水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